这番气度与见识,令在座众人无不心折。
刘先坐在下首,越听越是叹服,原本尚存的一丝观望心态,此刻已烟消云散。
宴席散去,月光如水洒在青石路上。
黄承彦借故与刘先同行,两人沉默片刻,黄承彦率先开口:"始宗兄,观今日唐王气象,以为如何?"
刘先长叹:"宽严有度,恩威并施,更有囊括四海之志。非刘荆州或刘玄德可比。荆州......或许真到了改天换日之时。"
黄承彦点头,压低声音:"唐王年轻有为,雄踞北国,今又得荆州,大势已成。"
他顿了顿,意味深长地说道:"小女月英,虽貌不惊人,然自幼聪慧。若能侍奉唐王左右,或可为其臂助。”
“且我黄氏与江夏黄祖乃同宗,若成此事,于安抚江夏,乃至整个荆南,或许......"
他没有再说下去,但意思已不言而喻。
刘先眼中一亮:"承彦兄高见!此计大妙!既可结唐王之心,又可稳荆襄之势。明日我便寻机向唐王进言。"
黄承彦这一步棋,看似是嫁女,实则深谙政治联姻之道,旨在将家族利益与新朝崛起紧密相连。
次日,刘先独自前去唐王行辕求见刘昆。
行礼之后,他并未直接提及黄承彦所托,而是先从荆南局势说起:"大王,荆州虽定襄阳。然南郡与荆南四郡,名义上仍受司马懿节制。”
“江夏黄祖拥兵自重,态度暧昧。欲定荆州全境,非仅凭武力可成,需加以怀柔。"
刘昆颔首道:"孤亦有此意!刘别驾有何良策?"
刘先趁机说道:"荆襄世族,盘根错节,若能得其真心归附,则事半功倍。”
“譬如襄阳黄氏,黄承彦公乃当地清流领袖,德高望重。其有一女,名月英,性情贤淑,才智过人。若大王不弃,纳为内助,则黄氏一族必感念大王恩德,倾力效忠。”
“且承彦公与江夏太守黄祖乃同宗兄弟,若成姻亲,招抚黄祖,使其归顺朝廷,亦非难事。"
刘昆听罢,心中了然。
他早已通过校事府的情报对荆州人物了如指掌,知道黄月英虽非绝色,但素有才名,黄氏家族在荆州影响力不容小觑。
更重要的是,通过联姻拉拢黄氏,进而兵不血刃地拿下战略要地江夏,无疑是眼下最明智的选择。
他朗声一笑道:"孤常闻黄氏有女贤明,若得如此贤内助,乃孤之幸也。此事,便劳刘别驾与黄公商议操办。"
说实话,他对这个在原本历史中成为诸葛亮夫人的女子颇为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