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徽宗宣和二年(1120年)十月。

方腊在睦州青溪县,领导农民大规模起义。

十一月初,义军尊称方腊为“圣公”,改元永乐,建立农民政权。

义军势如破竹,很快便攻占了青溪、睦州、歙州,进逼杭州。

朝廷大惊,立刻调集种师道、种师中的大军,前去围剿。

赵杰得知消息后,派兵重新夺回大名府境内的城池。

与此同时,梁山军士进一步壮大。

赵杰继续挑选精锐之士,扩充镇岳军人马。

一个月不到,镇岳军已经有了一万五千军士。

卢俊义等人日夜不停操练军马。

方腊起义很快便被朝廷镇压。

时间来到宣和三年四月,方腊被俘,起义失败。

趁着这个时间,赵杰的梁山军士趁机占下了濮州、兴仁府、兖州。

宋徽宗震怒,立刻下旨,让种师道、种师中领军撤回长垣。

两员将领领命,带着十五大军,陆续撤回。

赵杰得知消息,当机立断,将主力军士调集到胙城。

他目的很简单,只要种师道、种师中出军攻打兴仁府等地。

赵杰便领军直攻东京汴梁。

双方谁都不敢轻易用兵,战局陷入僵持。

时间来到宣和七年(1125年),北方金国灭了大辽,统一北方全境。

虽然宋金有海上之盟,燕京、涿州、易州、檀州、顺州、景州、蓟州都还在北宋手里。

但赵杰知道,再过一年,就是北宋的亡国之时。

金兵大举南下,梁山该如何抉择呢?

赵杰在胙城内的议事厅内,左右踱步思考对策。

此时,他的梁山军士已经有足足二十万,兵强马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