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昌邑韩公

午后。

彭越、栾布起身告辞。韩婴把他们送到门口。彭越抱拳说道:“婴。今日真是快活,来日再来打扰。若你有空也来我家坐坐。”

刚才彭越已经把住址告诉了韩婴。

“我也一样。”栾布也抱拳说道。

“好。来日再与二位朋友饮酒豪言。”韩婴抱拳还礼,笑着说道。

“好。”彭越爽快答应,与栾布一起转身离开了。

“嗟呼。我有彭越、栾布,兴我家门。”韩婴在门口站了许久,心情激动,忍不住感慨了一番。

自古成大事的人,必定在年少的时候,就有知音豪杰。

刘备的关张。

曹操的夏侯氏、曹氏。

刘邦的丰县老乡。

项羽的江东子弟。

我虽然是韩国王孙,但长在魏地昌邑。他们就是我的昌邑子弟啊。

韩婴高兴了一会儿,抬头看了看天空,发现已经过午,不由又去厨房忙活,宰杀了两条大鱼,烹煮好之后,用陶罐盛着,去田间给兄嫂食。

“二郎。怎么今日晚了一些。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事情?”王氏殷勤的接过了陶罐,关心问道。

韩梁放平锄头坐下,抬头不说话。

韩婴笑着说道:“交了两个朋友,吃了一点酒。所以晚来送食,请嫂子见谅。”

王氏笑道:“二郎说的什么话。要不是二郎,我们可没有午食。”

说着,她喜滋滋的抱着陶罐坐下,先把筷子递给了韩梁,请丈夫先吃。

韩梁伸手接过筷子,却没有吃,问道:“交朋友需要花费,我们家的铜钱就藏在我卧房的床下陶罐里,你酌情取出花销。”

王氏面皮一抖,但不敢说话。更何况,这段日子多亏了韩婴,他们全家能吃饱喝足。她的奶水也足,把女儿奶的白胖。

儿子每天食鱼,也是白胖。

二郎花销点钱,她没什么好说的。

“没兄长想的那么复杂。朋友之间,意气相投就行了。一起吃酒,聊天下之事,料四海英雄。仿佛挥手间,大事可成。就行了。简单来说,就是吹牛高兴。”

韩婴笑呵呵道。

韩梁也笑了,然后拿起筷子吃鱼。

王氏不明所以,也跟着笑,也拿着筷子吃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