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逆天军制,积重难返

就在他将信件交给手下,奔赴大明的第三天,立即有手下汇报。

“王,瓦剌又来了!”

倒瓦塔失里急忙跑出营帐,他看见四周漫山遍野的骑兵,正高举着马鞭挥舞,嘴里欢快大呼。

“完啦。”他失魂落魄的跌坐地上。

也先立于阵前,他嘴角轻扬,啃了口羊腿,招招手呼唤手下将领。

“我们要用最羞辱的方法,俘虏他。”

数万瓦剌大军只追不杀,将哈密军驱赶。

忠顺王被迫北上,实在是没办法呀,他只能往北边走,因为东西南边全都是瓦剌大军。

被瓮中捉鳖了,只留了一道口子,未必就能逃生。

大明,边境。

哈密派出的求救兵士,经过一番长途跋涉,终于来到大明边境,平凉府。

“来者何人?”

“忠顺王/卒,前来求援!”

“???”

此时此刻,负责镇守平凉府的藩王,是韩恭王朱冲爩之子,乐平僖安王朱范场。

朱范场得知消息,他嗤笑一声,他双手一摊,无奈耸肩。

“你告知孤此事,意欲何为?”

“孤无兵可用,一个潇洒闲王罢了,你去找樊将军吧。”

挺搞笑的,朱范场堂堂“镇国将军”,手里却无半点兵力。

守个几把?

“朱瞻基,我谢谢你全家。”

当年明宣宗被汉王朱高煦吓得,平乱后立即削藩,彻底收回天下藩王的“三卫”,真的是一根毛都不剩。

负责通报的大明兵卫,于是又跑到将军府。

樊彦仔细一打听,坏事,平凉府这一万兵马,如何与瓦剌五六万对抗?(名字虚构)

如果赢了还好,能成名立腕,万一输了呢?岂不是千古罪人?

他选择了一条绝不会犯错的道路,就是撰写奏章,禀名万岁,让爷爷来定夺吧。

小主,

......

樊彦之所以会摆烂,完全是因为大明的“军功世袭制”。

明朝总结历朝历代的经验教训,遵循“寓兵于农”的指导方针,在全国实行卫所制。

看起来似乎没啥毛病,问题在于,卫所里的军官和普通军士,都是世袭制的。

你爸爸是将军,那你也是将军,你的兄弟、儿子、孙子......你全家都是将军。

只要父辈不是谋反叛逆,哪怕杀人放火,无论受过怎样的处罚,调离、降职,甚至被处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