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另一种人生(47)

为了给每个子孙一份家业,未来不至于饿死了,他们也会想办法掠夺更多的土地。

稍微善良一点的,会用市场价来购买。

那些缺德丧良心的,则会采用各种下作手段,威逼利诱,用最小的代价抢走农民的土地,再反过来让无地的农民变成自己的佃农。

就这样,一代代土地兼并下来,贵族手里的土地越来越多,拥有土地的农民越来越少。

无地的农民要是不想饿死,只能老老实实给贵族打工。

然而,能租上贵族老爷土地的农民还算幸运。

更倒霉的是那些没有土地,又租不上地的,最后只能沦为乞丐,饿死在某座无人问津的破庙里。

王朝历史越往后发展,吃不上饭的老百姓只会越来越多。

加之,古代天灾不断,洪水、干旱、蝗虫等。

灾荒年,哀鸿遍野,饿殍遍地,惨不忍睹。

当所有的生存资本都被无情掠夺,底层农民就会团结起来,为自己杀出一条活路。

反正都是死,不如豁出性命搏一搏。

历朝历代的农民起义,底层逻辑莫不如此。

若不是实在活不下去,谁会冒着诛九族的风险去干这样的事?

农民揭竿而起的原因,无非就俩字——活着!

因元朝包税制的缘故,到了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江南一带的土地兼并已经相当严重了。

她完全可以利用这一点,大量吸纳大明的人口,让华夏人来主导大虞王朝。

其实蓝绫心里也明白,以大虞如今的发展状况,想要引入华夏人口并不是很难。

毕竟她统一之后,已经将土地国有化,并按照种姓制度不同,逐级分配。

作为天字第一号高种姓的华夏人,分到的土地是最多最好的。

社会地位高,又有土地可以分,这样的诱惑,哪个底层百姓能顶得住?

蓝绫之所以不立马行动,原因有两个。

其一,锦上添花固然好,却不如雪中送炭来得更珍贵、更刻骨铭心。

别人快饿死时,哪怕只是一口馊饭,也能够救人性命,让被救之人铭记一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