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对对,我等可以好好看看王大人的诗集,说不得会试就有涉及呢!”其他学子如梦初醒,纷纷点头赞同。
这样的场景在京师各大酒楼会馆、歌坊瓦肆之中不断上演,学子们谈论的话题几乎都离不开王清晨和这次会试。
而王清晨却仍是按部就班地上下值,对于外界的热议,他只是微微一笑,并未过多在意。
至于出题,他心中明白,显然轮不到自己,也没有过多去想。
时间很快来到七月初。
“我这又不是赶考,你担心什么?”看着自家娘子一脸紧张的模样,王清晨温柔地说道。
“锁院这么早干嘛?不是还没到开考时间吗?”源冰一边给王清晨准备行李,一边埋怨道。
手中的动作却没有停下,将一件件衣物仔细地叠好放入包袱中。
一旁的小文瑾则竖着耳朵,好奇地偷听着父母的对话。
“礼制如此,不得僭越。”王清晨无奈地叹了口气。
这也是为了相对公平所采取的举措,他虽然也觉得形式大过实际,但也只能遵守。
“这……”王清晨看着送上马车的巨大包袱,里面装满了源冰为他准备的各种物品,心中既感动又有些哭笑不得,一时不知从何说起。
“府里有劳娘子费心,会试结束我便回来了。”王清晨握住源冰的手,轻声说道。
和家人依依惜别后,王清晨踏上马车,正式进入锁院时间。
所幸锁院并不是只锁他一人,要不然就太孤独了。
进入贡院后,王清晨见到了主考施泾川,对方气宇轩昂,举手投足间尽显威严。
同副考王清晨也相当熟悉,正是户部侍郎庞酉。
此外,还有十八位同考官,他们都是各司郎中或者在各部担任要职。
王清晨一一与他们见礼,这也是难得增加人脉的机会。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毕竟能够担任考官的都是朝中有关系,有前途之人,与他们交好,对自己今后的仕途或许会有帮助,大家都明白这个道理。
众人寒暄之后,便齐齐被关进了贡院之中。
这还是王清晨会试之后第一次重临尊贤坊。
站在夫子像前,看着熟悉的建筑,王清晨不免多看了两眼,往事如潮水般涌上心头。
曾经,他也是怀揣着梦想,在这里奋笔疾书,憧憬着自己的未来。
“师弟莫非是触景生情?”庞酉慢走两步,和王清晨并肩而行,微笑着问道。
在这些人中,他和王清晨的交情最近,他们不仅同在秘书省任职,更是同样出自嵩阳书院,算是师出同门。
“庞师兄也是在这里参加的会试吧!”王清晨转头问道。
“是啊,算起来正好是二十年前。”庞酉感慨地说道,眼神中流露出一丝怀念。
这也是他第一次当考官,同样颇有感慨,时光飞逝,转眼间自己已经从考生变成了考官。
而王清晨参加会试也有五年有余了,这五年他走的不比别人轻松,其中的艰辛只有他自己知道。
“据说咱们要在这里待到会试放榜,还望师弟心中有数。”庞酉提醒道,语气中带着一丝关切。
“那岂不是要待到八月?”王清晨这才反应过来。
他倒是忘了,他们最主要的任务是阅卷,这一待就是一个月,换作常人恐怕还真待不住,果然自古以来做学问就没有轻松的。
不过,好在贡院之内好吃好住,也没有俗务烦身,倒算是一种别样的“养老”生活。
“我那带了围棋,你若闲的无聊便来寻我。”庞酉说道。
个人有个人的消遣方式,虽然王清晨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