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武侯遗计斩魏延

马岱斩杀魏延后,所有蜀兵都归马岱统领。杨仪下令,将魏延的三族全部诛杀,随后写好奏表连夜奏报后主。后主降下圣旨说:“既然已经依法定了他的罪,还是念及他先前的功劳,赐棺椁安葬他。”之后召令所有出征的文武官员,前往成都面见君主。杨仪等人护送着诸葛亮的灵柩抵达成都,后主带领文武百官,全都身着孝服,出城二十多里迎接。后主放声大哭。上至公卿大夫,下到山野百姓,无论男女老幼,没有不痛哭的,哀伤的哭声震动大地,远近都能听到。后主亲自扶着灵柩入城,成都的百姓家家户户都在门前设下祭坛祭拜痛哭。灵柩停放在丞相府中。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字思远,守丧等候安葬。

小主,

后主回到朝廷,杨仪自缚其身前来请罪。后主命近侍大臣解开他的绳索,说:“如果不是你能依照丞相的安排行事,灵柩怎么能安然返回?魏延又怎么能被消灭?国家大事得以保全,都是你的功劳啊。”于是加封杨仪为中军师。马岱有忠义之功,就承袭了魏延的爵位。杨仪呈上诸葛亮的遗表,后主看完后放声大哭,接连几天不能上朝,想要选块地方改葬诸葛亮。费祎入朝奏道:“丞相临终时,吩咐将自己葬在定军山,不用围墙砖石,也不用任何祭祀物品。”后主听从了他的建议。选择当年十月的吉日,后主亲自护送灵柩,到定军山安葬。文武官员、军民百姓都身着孝服,跪拜哭祭,哀伤的哭声震天动地。后主降下诏书祭奠,赐谥号为“忠武侯”。诏书说:

您兼具文武才能,聪明睿智而又忠厚真诚,接受先帝临终托孤的重任,辅佐我治理国家,致力于恢复中断的帝业、振兴衰败的国运,心中始终想着平定乱世。于是整顿六军,没有一年不领兵出征,您神奇的军事才能显赫昭彰,声威震慑天下八方,正要在蜀汉末年建立非凡功业,堪比周代周公、商代伊尹那样的巨大功勋。可叹天道不仁,事情眼看就要成功,您却患病离世!朕因此悲痛万分,肝肠寸断。尊崇美德、评定功勋,朕依照您的生平行事赐给谥号,是为了让您的事迹光照后世,永载史册而不朽。如今派持节使者、左中郎将杜琼,追赠您丞相、武乡侯的印绶,赐谥号为“忠武侯”。倘若您的英灵尚存,就请安息接受这份荣耀吧。呜呼哀哉!呜呼哀哉!

后主率领文武百官完成迁葬后,下令在沔阳为诸葛亮修建庙宇,一年四季都举行祭祀仪式。后来杜甫(杜工部)看到庙前那棵大柏树——是三国时期栽种的,心中有所感触,写下一首诗: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鹏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又有一首诗说:

长星昨夜坠前营,讣报先生此日倾。

虎帐不闻施号令,麟台惟显着勋名。

空余门下三千客,辜负胸中十万兵。

好看绿阴清昼里,于今无复雅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