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行走的人民币

小黄被叫到主管办公室时,已经做好了挨打的准备。但今天主管脸上却带着奇怪的笑容。

“你运气好,家里凑到钱了。”

小黄愣住了。

“35万,你值得这个价。”主管点燃一支烟,“你知道吗?现在一个中国人能卖到三四十万,因为你们在各个园区之间反复买卖。”

主管吐出一个烟圈,笑着说:“你们中国人,就是行走的人民币。”

小黄被带离园区那天,看见了那个被称为“徐老发”的男人。他正视察园区,身后跟着全副武装的护卫。小黄惊讶地发现,这个掌控着14个诈骗园区、犯下数千起罪行的魔头,看起来竟如此普通。

在交接点,小黄看见了潮汕商会的人——几个神情冷峻的商人,他们与园区守卫对峙的气场丝毫不落下风。

“人我们带走,钱已到账。”

小黄颤抖着走过那条分隔地狱与人间的线。当他坐上商会的车,回头看时,那座吞噬了他三个月生命的诈骗园区渐渐消失在尘土中。

---

第五章 归途

回国后的小黄被诊断出左耳永久性失聪,腰部和手部多处陈旧性骨折,以及严重的创伤后应激障碍。

他再也不能回修车厂工作,巨大的噪音会让他陷入恐慌。

夜晚,他常常梦见那个铁笼,梦见墙上那些血手印,梦见罐中浸泡的人类手指,梦见主管手中的铁棍。

小黄的父亲卖掉了家里的渔船,开始偿还债务。他说:“钱没了可以再赚,人回来就好。”

在心理咨询师的诊所里,小黄第一次完整讲述了自己的经历。他说到林婷,说到她脖颈上那条银色项链,说到她数钱时冰冷的表情。

“我恨她,但更恨自己。”小黄轻声说。

咨询师沉默片刻,回答:“你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这些诈骗集团精心设计陷阱,他们拿捏人性。”

一天,小黄在电视上看到新闻:中国警方与缅甸执法部门合作,成功抓获徐老发,摧毁了包括凯旋园区在内的多个诈骗窝点。警方披露的细节触目惊心——园区里都是铁栏杆,到处都喷溅血迹,每个园区都有大铁笼子。

小黄关掉电视,走到窗前。阳光刺痛了他的眼睛。

他知道,在缅北那些高墙之内,仍有成千上万人被迫每日敲打键盘,发送着“你好”、“在吗”、“有个兼职感兴趣吗”。据估计,仅缅甸就有至少12万人被强迫从事网络诈骗。

他们和他一样,曾是“行走的人民币”。

而现在,他自由了,却永远失去了部分听力,失去了对世界的信任,失去了青春的纯真。

但他还活着。

小黄拿起笔,开始记录自己在缅北的经历。每一笔,都像是从心里挖出的碎片;每一画,都带着铁笼里的寒气。

“我写下这些,不仅为了疗愈,更为了警示。”他在第一页写道,“如果你看到高薪招聘的广告,如果你遇到完美的网友,如果你梦想着境外致富...请先问问自己:为什么这种好事会落在我头上?”

“真正的机会,永远不会要求你付出尊严和自由为代价。”

窗外,湛江的海平面反射着粼粼波光。小黄知道,自己再也回不到过去的生活,但或许,他可以用残破的双手,为他人筑起一道警示的围墙。

---

后记

截至2025年,缅北相关地方执法部门共向中方移交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嫌疑人5.3万名。潮汕商会两年间从缅北、妙瓦底等地区救出170余名被困国人。

然而,在东南亚边境地区,仍有数百个诈骗中心在运作。这些现代集中营的存在,是对人类文明的公然挑战。

反诈斗争,仍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