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白幡下的重托

侍女的手在颤抖。

刘备的心也跟着猛地一抽搐。

咳血之后,陶谦的气息如同风中残烛,迅速微弱下去,眼神彻底涣散。抓住刘备的手骤然失去所有力量,无力地松脱,垂落下来,软软地搭在床沿。

他的头颅歪向一侧,瞳孔散开,最后一丝气息,断了。

室内陷入了绝对的死寂。只有炭火偶尔发出的一声噼啪。

下一刻,压抑的、确认死亡的悲哭声从侍女和角落里的陶氏旧臣中低低响起。

刘备僵跪在原地,一动不动,仿佛化作了石雕。左手紧握着那方冰冷的州牧印绶,右手掌心里那个无形的“慎”字,却像烙铁一样滚烫而冰冷。他看着榻上已然失去生息的老人,肩头仿佛瞬间被压上了千钧重担,沉重得让他几乎无法呼吸。陶公最后的嘱托——“慎”,以及“勿拖累百姓”——言犹在耳,与这冰冷的印信一起,沉甸甸地交到了他的手中。

徐州的存亡,数十万军民的性命,此刻,真的系于他一身了。

就在这时,府外原本隐约可闻的、为陶谦祈福哀悼的百姓哭声和寒风吹动白幡的猎猎声中,突然混入了一阵急促杂乱的马蹄声和甲胄碰撞声!

一名传令兵不顾礼仪,满脸惊惶地直冲入院,被关羽伸手拦住,却仍隔着老远就嘶声大喊:

“报——!大人!不好了!探马来报,曹军大营有异动,正在焚烧辎重,疑似…疑似要撤军!”

这个消息如同又一记重锤,砸在刚刚承受了权力交接与生死别离的沉重氛围中。

曹军要撤?因为什么?是陷阱?还是…

刘备猛地握紧了手中冰冷的印信,霍然起身。肩上的千钧重担并未消失,但一股新的、急迫的局势已容不得他再沉湎于悲伤。

陶公,您的托付,备,接下了。

而这徐州的危局,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