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专业团队助力创作

第三层是母亲住院那天,她在医院走廊里低声唱的半句《星海幻想曲》。

第四层是陈薇薇发来“我想演一个能对自己说OK的人”时,她戴着耳机录下的即兴旋律。

第五层是昨夜,陈薇薇走后,她独自坐在钢琴前,用最低的音量哼的那句“这次,我想对自己说OK”。

第六层是现在,她的主声轨。

第七层——她停下来,看向调音台。

“我想加一段新的。”

她摘下耳钉,轻轻放在麦克风底座上。

“就录这个声音。”

她按下录制键,对着麦克风,轻轻吹了口气。

金属音符在气流中微微震动,发出极细微的“叮”声。

“就这个。”她说,“这是我妈留给我的第一个音频密钥。不是旋律,是存在过的证明。”

录音完成。

七层人声叠加,最终和声像一场时空对话:有崩溃,有谎言,有眼泪,也有一次一次重新开口的勇气。

审听结束,团队开始整理文件。林清歌坐在角落,打开私人加密分区,新建文档,命名为《EP制作日志_v1》。

她打下第一行字:“今日进度:《主权》人声轨锁定,和声结构确认,母带频率校准。”

敲完回车,手机震动。

是陆深的消息:“耳钉信号稳定,母带频率已设为防火墙白名单。下次传输可用‘呼吸声’做校验。”

她正要回复,周砚秋走过来,把钢笔放在她面前。

“笔借你。”他说,“下次写新歌,别用铅笔了。”

林清歌没接笔,而是看着他衬衫上那半截乐谱。

“你缝这个,是为了记住什么吗?”

周砚秋低头看了眼纽扣,没回答。他转身走向门口,留下一句话:“明天录《星海幻想曲》时,我要你唱出‘她还没死’的感觉。”

门关上。

林清歌拿起钢笔,旋开笔帽。笔芯里藏着一小段胶片,像是从老式录音带剪下来的。

她正要取出,笔尖突然滴下一滴墨,落在乐谱上,晕开成一个不规则的点,像一颗被压碎的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