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格里坪里正的怀疑

宿主的梦 苲草 1872 字 19天前

赵老汉嘴里重复着“唐氏置业” 四个字出神。他突然给文渊斟满酒,酒液漫出碗沿都没察觉:“公子,是那个“毒医“ 唐氏?”

文渊笑而不语,只举杯示意。赵老汉和李二柱慌忙端起碗,酒液晃出的涟漪溅在粗布衣襟上也顾不上擦。文渊指尖在碗沿转了半圈,忽然开口:“我还有个法子,只是见效慢些,操作也复杂,但长远来看,益处最大。二位可有兴致听?”

赵老汉忙把碗往桌上一墩,酒洒了半桌也浑然不觉:“公子快讲!只要能让日子好过些,再复杂的法子我们也学!” 李二柱在旁连连点头,眼里的光比碗里的酒还要亮。

文渊夹起块鱼腹肉,慢慢挑着细刺:“这事得从长计议。首先得摸清底细 —— 方圆二十里有多少村镇,共计多少人口,田亩有多少,哪些是官田,哪些是私产,哪些又是佃户种的薄田,都得一笔一笔记清楚。”

他把挑净刺的鱼肉放进赵老汉碗里,继续道:“然后统计各村镇的家底,谁家有木料,谁家有瓦匠手艺,谁家能出劳力,都折算成股本。大伙凑在一起,组建个营造社,既能接官府的改建工程,也能自家动手改造村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李二柱猛地攥紧拳头:“您是说…… 我们也能像城里工匠那样接活?”

“不止如此。” 文渊舀了勺糙米饭,米粒在勺里滚得欢实,“用这个法子,不出三年,家家户户不用花大钱,都能住上青砖瓦房 —— 墙砌得厚实些,能挡住蜀地的寒风;屋顶铺两层瓦,雨天再也不用盆盆罐罐接漏水。”

赵老汉的拐杖 “咚” 地杵在地上,震得桌腿都发颤:“不用花钱?公子这话…… 莫不是哄我们老骨头开心?” 他活了六十多年,只见过为了盖间土坯房就得卖儿卖女的,哪听说过能白得青砖瓦房?

文渊见他不信,反倒笑了:“自然不是白得。劳力算股,材料算股,连出主意的都能算股。等到工程有了收益,先盖学堂,再修祠堂,最后统一建新房。这统一建设的新房成本低,居住方便,样式美观;新房以按揭方式出售。” 他看向窗外渐沉的暮色,“只是这事事关重大,得等唐氏置业的人来了,带着账房先生细细盘算才行。”

李二柱突然想起自家漏风的土炕,婆娘总说等攒够钱就糊层新泥,如今听这公子的话,竟像是能盼到盖瓦房的日子,喉咙突然哽住,端起酒碗一饮而尽,辣得眼眶发红也没舍得眨眼。

文渊见二人脸上又惊又疑,眉峰还凝着未散的怔忡,便放下竹筷道:“老伯,李哥,今日就先说到这里。” 他用帕角擦了擦嘴角,“你们找村里人合计合计,看看更倾向哪种营生。我带青儿在附近看看。”

赵老汉忙拄着拐杖起身,膝盖在青砖地上磕出轻响:“公子这就要走?不再歇歇?” 李二柱也跟着站起来。

“不了。” 文渊朝青儿递个眼色,青衣收拾起食盒。“明日我会带人过来,到时候你们想选哪种法子,直接跟燕氏商行或唐氏置业的人细谈便是。谈妥了,咱们即刻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