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监军气得浑身发抖,指着鲁肃说不出话来。
鲁肃不再理他,拂袖而去。
此地,不留也罢!
......
是夜,月色朦胧。
居巢城外,一处临水的亭台内,两人对坐。
酒过三巡,鲁肃将杯中酒一饮而尽,重重顿在石桌上。
“公瑾,我意已决,明日便走!”
他对面,端坐着一位英姿勃发的青年。
剑眉星目,顾盼间神采飞扬,正是鲁肃的至交好友,周瑜周公瑾。
周瑜为他斟满酒,轻声问道。
“子敬,当真想好了?要去投那刘景?”
“非去不可!”
鲁肃斩钉截铁。
“袁术此人,外宽内忌,反复无常。”
“他只知索取,不恤民力,更无容人之量。”
“跟着他,不过是为虎作伥,迟早死无葬身之地!”
“此等冢中枯骨,绝非可以辅佐的明主!”
周瑜闻言,默然不语。
他何尝不知袁术的为人。
鲁肃看着好友,眼中带着期盼。
“公瑾,你我相交莫逆,不如随我一同北上,前往洛阳!”
“我听闻大将军刘景,乃汉室宗亲,仁德之主。”
“他平黄巾,战鲜卑,讨董卓,功盖天下。”
“入主关中后,更是开仓放粮,以工代赈,让无数流民得以活命。”
“这才是真正心怀天下,能成大事之人!”
“你我若能得其任用,必能一展胸中所学,匡扶汉室,名垂青史!”
周瑜端起酒杯,却没有喝。
他看着杯中晃动的月影,缓缓开口。
“子敬,你的心情,我能理解。”
“只是,大将军麾下如今是何等景象?”
“谋士如云,猛将如雨。”
“郭嘉、贾诩之智,不下于张良、陈平。”
“关羽、张飞、吕布之勇,堪比项羽、韩信。”
“我与你前去,不过是锦上添花,未必能得到重用。”
周瑜的家族乃江东大族,他心中自有丘壑。
他不想寄人篱下。
鲁肃闻言,却笑了。
“公瑾,你我所求不同。”
“我只为寻一明主,能让我尽平生所学,上安社稷,下济万民。”
“至于官职大小,身处何位,非我所求。”
他站起身,走到亭边,望着北方。
“道不同,不相为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周瑜也站起身,走到他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
“子敬,我虽不能与你同行,但这份情谊,公瑾永记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