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李斯的沉默与算计

高台上的思想交锋,如同无形的刀光剑影,在咸阳宫前的广场上激烈碰撞。

张苍那番破“古”立“新”的言论,余音似乎仍在梁柱间萦绕,震得许多人耳膜嗡嗡作响,更震得他们心中固有的观念摇摇欲坠。

百官席前列,丞相李斯端坐如山,宽大的丞相袍服衬得他身形愈发沉稳。

他面上无波无澜,甚至比平时更加淡漠几分,仿佛台上那场关乎法家声誉、甚至帝国未来的激烈辩论,与他并无太大干系。

只有那双深陷的眼窝里,偶尔掠过的一丝精光,才泄露出他并非真的心如止水。

他的目光,看似随意地落在论政台上那个身形挺拔、锋芒毕露的年轻人身上,又似穿透了他,望向了更遥远的过去,以及波谲云诡的未来。

‘扫灭六国,创郡县,书同文,车同轨……非为弃古,实为开新……法者,定分止争之公器……’

张苍的每一句话,都像是一记重锤,敲打在他李斯也曾坚信、并为之奋斗过的理念之上。

是的,他李斯,师从荀子,却最终选择了法家之路,辅佐始皇,推行郡县,统一法令,打压儒生,这一切的根基,与台上那小子所言的“因时制宜”、“建立秩序”何其相似!

甚至,那小子对“法”之本质的阐述——“定分止争”,比他当年向始皇进言时,更加透彻,更富有……一种难以言喻的生机。

然而,这非但没有让李斯感到欣慰,反而像一根细刺,悄无声息地扎进了他的心底最深处。

这小子太年轻了,太锐利了。

他就像一柄刚刚淬火完成、未经世事的宝剑,光寒逼人,却不懂得藏锋。

他推行新政,融合墨家,如今更在这百家论政台上,几乎是以一己之力,对抗着整个复古守旧的潮流。

他赢得了陛下的青睐,也吸引了无数或明或暗的敌意。

‘让他战。’李斯在心中冷冷地想道,‘让他去承受所有的明枪暗箭。’

“丞相。”一个极轻微的声音在他身侧响起。

是他的心腹,官居中书令的赵擎。

赵擎借着为李斯斟茶的姿势,身体微微前倾,用只有两人能听到的声音低语:“张御史虽言辞犀利,然儒家根基深厚,淳于越之后,恐尚有他人发难。观其论调,实与丞相之道暗合。是否……需下官暗中联络几位博士,或可在关键时刻,助张御史一臂之力,亦是为我法家张目?”

赵擎的话说得委婉,但意思很清楚:张苍代表的是法家利益,帮他就是在帮法家,也是在帮李斯自己维持法家在朝中的主导地位。

李斯眼皮都未曾抬一下,枯瘦的手指轻轻摩挲着温热的玉质茶杯,目光依旧停留在台上那个虽然沉默却已掌控了全场气氛的年轻身影上。

助他一臂之力?李斯心中泛起一丝嘲弄。赵擎还是看得不够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