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蔡全无聊了两句,随后就朝着市场上去了。
刚到门口,怎么说了,感觉这儿有一种沉默的热闹。
大门口旁边支起一个个临时的小吃摊子。
摆放着两三张矮小的桌子。
炉子冒着火光,上面架着一口铁锅,一个大妈站在炉子前捞着什么东西。
大门口黑压压的站着一群人。
借着门口的路灯。
能看着这群人手上都拿着手电筒或者矿工灯。
但谁都没有打开,因为费电池,要省着用。
要是不知道情况的,第一次经过这里,还以为是遇见土匪了。
可也就想想,如今这年月,治安没得说。
忽然,一个老农挑着担子走到了市场门口。
霎时间,门口的那群人就动了。
十几只手电筒打在老农身上,照的老农眼睛都睁不开。
也照清楚了担子里面的东西。
“黄瓜怎么卖.......”
“萝卜呢,算多少钱。”
“这笋不错,什么价钱..........”
收菜的菜贩子纷纷围拢过去询问价格。
老农一时间有点慌神,但不紧张,不是第一次来卖菜的。
赶忙回到:“黄瓜六分钱,萝卜一分,笋子要一分五。”
“黄瓜五分我全要了。”
一个膀大腰圆的大妈说着就把担子给护住了,里面装的是黄瓜。
“不成,少了六分不卖。”
老农也是有经验的,他赶早了,不着急。
“就五分,我拿了就赚一分钱。”
大妈没松口,她看了看周围一圈,暗示这担子黄瓜她要了,下一趟她不抢。
这是默契,也是养成了规矩。
目的就是合起伙来压低菜农的价格。
不然给高了,还不如去批发市场上拿菜。
还省得大半夜的起来等在这里。
至于为什么要半夜来收菜,当然这种情况是违反规定的,菜农不能私自大批量的卖给私人。
而菜贩子也不能够大批量从菜农手里收菜,因为要是不管教的话,大家都不会去批发市场收菜,都等着菜农送货。
老农见没别人出价了,只能说:“那给五分五,一人让一半。”
他也知道是个什么情况,所以让价也是没办法的。
大妈假装犹豫了起来,这个季节的黄瓜在早市上能卖到一毛钱。
中午八分,到了晚上的话能有六七分,多给了五厘钱,虽然亏不了,但赚的就少了啊。
正当她想在跟老农讲讲价钱的时候,忽然冒出一个很不适宜的声音:“大爷,黄瓜我要了,六分就六分,给我吧。”
是贾东旭从人群中挤了进来,手上拿着手电筒还有小本子,上面有各种菜的价格。
是傍晚的时候打听到的。
刚才翻看了黄瓜的价格,一算到了六分收能赚钱,他没犹豫,立马就出手了。
第一天营业怎么着也得有菜卖不是么。
“不是,你谁啊,谁让你在这里收菜的。“
大妈立马就急眼了,哪里来了个不懂事的年轻人,也不打听打听去,她在市场上是个什么地位,就敢出来抢货了。
就不怕她在摊位前骂个三天三夜。
“我..........”
贾东旭想解释几句,忽然就被人拉住了,他立马就火大了起来。
等回头一看,就愣住了,赶忙说:“晨光兄弟,你怎么来了,你不是在跟.......”
“跟什么啊?“
宋晨光懵了,这说的都是啥啊。
“诶,宋主任,你来了啊。”
大妈在市场这一块是有名的泼妇,曾经有一次,在市场上跟人对骂了一天,最后不解气,又跑人家里去骂了一晚上,活生生的把人给骂进医院去了。
但人却是有眼力劲的,这下见领导来了,立马就认怂了。
不然以后还在市场上怎么混,怕是摊子都保不住了。
“张大妈,这是我跟我一个院里的兄弟,叫贾东旭,他是第一次来市场上收菜,还不懂规矩,你甭跟他计较。”
宋晨光想着,贾张氏也姓张,看样子张姓大妈战斗力都不差。
“哎哟,我想起来了,他以前在双胞胎肉摊子上卖过猪肉,都是熟人,这黄瓜让给他了,但不能给六分,就五分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