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头也精明着呢,他虽然是老农,同样也是二道贩子,在农村收的黄瓜,五分五,他也赚了。
张大妈也愿意给面子,点出了贾东旭不懂行,别看这个老头一身的泥,衣服破破烂烂的,就觉得可怜。
实际上也是个二道贩子。
不然光种菜,能拿出这么多菜来卖。
“张大妈,谢谢你提醒,回头你给蜀香楼送一筐菜去,就说是我让送过去的。”
宋晨光得做出点样子来,不然在外面混,还怎么服众。
“呃,谢谢宋主任。”
张大妈满脸的笑容,虽然一筐菜可以不赚钱,但能跟领导搭上话那就是赚到了。
宋晨光点头哦,转而说:“东旭,称好了菜就给钱吧,刚张大妈说了,算五分五。”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没询问老农的意见,也不是没有怜悯心,是行情就是这样,他也不能去坏了规矩。
黄瓜能在市场门口,最少都能卖五分,要是在农村去收的话,最多四分了,卖相不好的也就三分多点。
“宋主任好。”
老农也很快反应了过来,点头哈腰的,刚听到什么主任的,有点被吓到了。
他也怕被抓起来啊。
刚才都做好了撂下担子跑路的打算。
“诶,你接着卖,大伙儿也接着买,有事好商量,别吵架,都是买卖的,都是想多赚钱。”
宋晨光说了几句片汤话,就到了一旁去了,虽然不是现管,但职位在这里摆着了。
贾东旭回过神来,赶忙拿着秤杆去上秤了,结果有点慌神,也是不太会用,最后差点没让秤砣咱到脚。
“大兄弟,不着急,这样就好了。”
张大妈也是会来事,帮着就把黄瓜给称好了。
别看这事情简单,也是要有经验的?
就跟卖肉的一样,你让他切五毛钱的,下刀的价格绝对不会超过五毛五。
但很多肉贩子会故意给切七毛一块钱的。
下手只会多,不会少。
“谢谢张大妈。”
贾东旭突然就发现张大妈还是挺不错的,还跟老娘一个姓,这大概就是缘分吧。
...........
“宋主任。”
大门口边上摆小吃摊的是位三十来岁的大姐,天天半夜出来摆摊,也是为了多赚点钱补贴家用。
没办法,家里孩子多,白天不给摆,也还要上班。
“这会儿有什么吃的?”
夜里运动就是容易饿,正好有板凳,吃点东西歇歇脚。
大姐麻溜的说:“有窝头,粉条,面条,还有煮鸡蛋........”
吃的可不少,好坏都有,但要吃细粮就得给粮票了。
“四个鸡蛋两碗粉,分两碗装。”
宋晨光说着就在板凳上坐了下来。
“好嘞。”
大姐立马就特意给挑了四个大点的鸡蛋,跟着又下了粉条。
“晨光兄弟,刚真的谢谢你了。”
贾东旭把黄瓜称好给了钱以后,就赶忙过来了。
这世界上啊,也就宋晨光是真心待他的。
“刚好醒了就过来了,你今天第一天出摊,我不放心..........”
宋晨光说了几句片汤话。
“晨光兄弟,你对我太好了。”
贾东旭感动的不行。
宋晨光笑了笑说:“东旭,你就没让你妈过来帮帮忙。”
他想着,贾张氏常年混迹在市场上买菜,最起码不会让人给欺负了啊。
“她说要帮着照顾棒梗,晚上回去再说说,让她..........”
贾东旭大吐苦水,家里没老人帮衬,赚钱太难了。
“没事,第一天营业,你就当适应一下,有菜卖就不错了。
来,东旭兄弟,我叫了两碗粉条,先吃了在去忙活。”
宋晨光想着这会儿时间还早,等上班了在去街道转转。
到时候他就说,半夜到市场上视察了,这不就妥妥的劳动模范了么。
“诶,我来给钱。”
贾东旭现在可不差钱,不算卖菜的本钱,光私房钱就在兄弟那里攒了一百,两碗粉条那不是轻轻松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