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明白,只要有人存在的地方,就一定有利益冲突,不可能完全没有怨言。
刘备表示他已了解到实情,并坦言此次造访的目的:“今日,我特地前来,是为了向青徐兄弟展示我的诚意,并实际解决一些问题。”
管承深受感动,并询问具体计划。
刘备详细解释:“我打算将青徐民众中的稚童送入官学,让他们读书识字明理。
官学的搭建已在筹备中,教书先生方面,蔡邕和卢植也在协助招聘。
目前,只待统计适龄入学的稚童数量。”
听完这些,管承明白了刘备的意图,并问道:“主公打算先从青徐民众中挑选适龄稚童入学?”
刘备点头笑道:“正是。
春季先试行官学,秋季再向整个中山郡开放。”
这是他与蔡邕、卢植商议后的决定。
因缺乏管理官学的经验,春季与夏季之际,蔡邕与卢植一边教授知识,一边寻求管理经验。
对此,管承表示理解并深感谢意。
他感谢刘备栽培之恩,表示愿为其效劳。
刘备则让他统计五岁至十五岁的人口数量,作为日后复兴汉室的基础力量。
夜深人静之时,刘备得知蔡邕与卢植有事找他。
他们提及在城北找到一理想之地欲建官学,不料该地属城中士族陈家所有。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在得知他们的意图后,陈氏拒绝售卖地皮用于官学建设。
刘备听闻蔡邕解释后眉头紧皱,得知是本地士族陈氏反悔,心中不满。
卢植预料到士族的反对,认为他们垄断知识传播,与官学的宗旨相悖。
刘备决定亲自拜访陈氏,了解具体情况。
太阳初升,刘备带着随从赶赴陈氏府邸。
位于城北的陈府规模宏大,超过郡守府。
刘备的到来让陈氏家主陈进略感意外,随即热情接待。
二人寒暄过后,刘备表明来意。
陈进虽对刘备建立官学的举措表示支持,但明确表示陈氏不会出卖地皮。
刘备深知士族的顾虑和利益,决定以理服人,希望能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
刘备直接提及城北郊外的地皮争议。
他询问:“听闻城北陈氏拥有一块风水宝地,是否属实?”
陈进确认后,他表示愿意转让该地块。
但强调,除搭建官学外,其他用途不受限制。
刘备明确表明他的需求是建立官学,但陈进坚决反对。
典韦对此感到愤怒,陈进平静应对。
最终,刘备无奈叹息,准备离开并询问陈进的底线。
陈进直言拒绝并提出反对建立官学的立场。
面对此种僵局,刘备决定放弃此事并返回郡守府。
典韦质问刘备:“主公,在中山郡内,你的言行举止是绝无仅有的。”
你为何先前阻止我行动?
当时,在陈府大殿,我已有意拿下陈进。
若不是你的一声叹息,陈进已受到我的教训。
刘备,你称呼我为“恶来”
。
我明白你的意思,因为我有古之恶来的称号。
关于掌控中山郡或周围任何一郡,对我们来说轻而易举。
然而,仅凭武力管理一个郡是远远不够的。
这个道理你非常清楚,所以我之前的行为你并未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