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诩的结论冰冷而精准:“吕布,乃疥癣之疾,其败亡,只在早晚。关键在于,他这枚‘乱局之子’,会倒在谁的手中,又会为谁做嫁衣。目前看,曹操因其地缘与政治优势,更有可能接手吕布败亡后的遗产。”
两份详尽的敌情分析,如同冷水浇头,让部分被胜利冲昏头脑的将领冷静下来。南方的局势,并非想象中那般可以轻易碾压。
袁绍再次走到那巨大的地图前,手指重重地点在邺城,声音斩钉截铁:“故,今日之策,非即刻大举南下,与曹操决战于黄河!而是 ‘外示缓和,内固根本,西联荆州,南望徐豫’!”
他环视众人,目光灼灼:
“具体方略如下:
对曹操(由长史荀谌主要负责):以天子名义,遣使至许都,对曹操稳定兖州、拱卫朝廷的‘功绩’予以嘉奖,并‘建议’其专心应对吕布之乱。此举,一可麻痹曹操,二可将其注意力牢牢锁在东方,三可向天下展示我袁本初的‘宽宏大量’与主导地位,占据政治道德高地。
对吕布与徐州(由荀谌协同军师荀攸策划):秘密派遣能言善辩之士,分头接触吕布与徐州本土势力(如陈珪父子)。对吕布,可许以少量粮草军械,诱其继续与曹操缠斗,加剧消耗;对陈登等,则暗示河北强盛,未来可期,离间其与吕布关系。目的是让徐州持续失血,无法整合,并为将来我军介入提供内应。
自身战略方向与军事部署由监军沮授统筹,军师荀攸细化:
青州方向(麴义、徐晃):加速清剿黄巾,彻底打通连接徐州的沿海通道,形成对曹操东线的战略威胁。
并州方向(张合):在维持对黑山军压制的同时,主力向西河、上党地区倾斜,彻底肃清边境,将并州打造成无懈可击的南进跳板,并密切关注关中动向。未来渡河地点,未必只在黎阳!
核心机动力量(颜良、文丑、赵云):加紧操练,尤以新编骑兵为要。我们的利剑不必急于出鞘,但必须时刻保持最锋利的状态,等待一击必杀的时机!”
内部整合与人才储备(由别驾田丰严格执行):新政不可松懈,继续深化吏治、积累粮草、培养人才。战争比拼的,终究是综合国力!”
袁绍的决策,高瞻远瞩,步步为营。他不是畏惧战争,而是追求一种代价更小、胜算更大的胜利。他将自己超越时代的全局视野,与麾下顶尖谋士的智慧、骄兵悍将的执行力完美结合,勾勒出一幅宏大的战略蓝图。
他最终沉声道:“天下这盘棋,我等已占尽先手与厚势。下一步,要的不是莽撞的厮杀,而是精准的‘点穴’!积蓄力量,等待时机。要么不动,动则必以雷霆万钧之势,犁庭扫穴,定鼎中原!诸君,各司其职,依策行事!”
“主公英明!”殿内文武,无论新老旧部,皆心悦诚服,齐声应诺。声浪滚滚,透出殿宇,昭示着一个新时代的序幕,已由河北邺城,缓缓拉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