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朽游学天下,所见多矣。然如河北这般,文武并用,广开言路,实属罕见。他转向董昭,烦请转告曹孟德,治国之道,在得民心。若以权术驭人,终非长久之计。
这番话掷地有声,董昭只得悻悻告退。
文会持续到深夜,众人仍意犹未尽。袁绍特命在招贤馆设宴,与众人继续畅谈。
席间,年轻的士子是仪即兴赋诗:
漳水汤汤,文脉绵长。
招贤纳士,共谱华章。
百家争鸣,大道昭彰。
邺下风骨,万古流芳。
这首诗很快被谱成曲,在席间传唱。
袁绍举杯对众人道:今日文会,让绍深感河北人才济济。自即日起,每季举办文会,广邀天下贤士。我们要让邺下学风,成为天下文脉所系!
这个消息让在座士人无不欢欣鼓舞。来自徐州的陈登低声对身旁的糜竺道:观今日之会,可知河北气象。他日天下文脉,必以北地为宗。
更让人惊喜的是,文会结束后,陆续有各地士人请求留在邺城。就连一些原本打算南下的名士,也改变了主意。
是夜,招贤馆的灯火一直亮到天明。袁绍站在馆外,望着满天星斗,对身旁的荀谌感叹道:今日方知,得天下易,得人心难。而这文脉人心,才是真正的根基。
北方的天空下,邺下风骨正在成为这个时代最响亮的文化符号。而这一切,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