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初啼陇右

“传朕旨意!陇右道行军总管、英国公李积,指挥若定,大破顽敌,晋爵一级,赏金千两,绢万匹!所有参战将士,论功行赏,抚恤加倍!”

“吴王李恪,进献火药,功在社稷,着……加实封三百户,赐金牌一面,可随时入宫奏对!”

加实封!赐金牌!随时入宫奏对!

这赏赐,不可谓不重!实封意味着真正的食邑和财富,金牌和随时奏对的权利,则是一种极高的信任和地位的象征!这几乎是在向所有人宣告,吴王李恪,简在帝心!

“儿臣,谢父皇隆恩!”李恪再次躬身,心潮澎湃。他知道,自己终于在这大唐的权力格局中,撕开了一道口子,站稳了脚跟!

“着兵部、将作监,全力配合吴王,扩大火药作规模,加速生产火药武器,优先供给陇右及北方边军!”李世民最后下令,为火药的应用定下了基调。

“臣等遵旨!”侯君集等人轰然应诺。

退朝的钟声响起,文武百官依次退出太极殿。无数道目光再次聚焦在李恪身上,但与以往的任何一次都不同。这一次,目光中少了审视与猜忌,多了敬畏、热切,甚至……讨好。

李恪能清晰地感觉到,周围的气氛变了。他仿佛从一个需要时刻证明自己的潜在威胁,变成了一个手握重器、简在帝心的实权亲王。

他挺直脊梁,迎着那些复杂的目光,稳步向外走去。

他知道,陇右的这声惊雷,不仅炸碎了慕容孝隽的精锐,也彻底炸开了笼罩在他头顶的阴霾。

然而,他更清楚,脚下的路,并未变得平坦。

火药展现出的巨大价值,会让更多人觊觎,也会让父皇的期待和警惕,同时加倍。

他走出承天门,望着长安城广阔的天空,阳光刺眼。

新的征程,才刚刚开始。

他握紧了袖中那面尚带着体温的金牌,眼神锐利而坚定。

接下来,该轮到他,主动落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