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武研院

他不再满足于现有的“震天雷”和“一窝蜂”,开始组织人手,系统性地研究提高火药威力、稳定性的方法,改进火箭的飞行稳定性和射程,设计更便于投掷、威力更集中的新式爆炸物。同时,他也将目光投向了冷兵器的改进和后勤工具的研发,比如尝试用新的热处理工艺打造更锋利的刀剑,设计更省力的畜力运输车辆。

整个武研院,如同一个被上了发条的精密机器,在李恪的驱动下,开始高速运转起来。这里汇聚了这个时代顶尖的工匠和技术人才,在李恪超越时代的眼光指引下,向着未知的领域发起冲击。

偶尔,李世民会在张阿难的陪同下,微服来到武研院外围,远远看着那片日渐繁忙、不时传出轰鸣声的官署,目光深邃,不知在想些什么。

而李恪,则完全沉浸在了创造与开拓的激情之中。他知道,这里每一点微小的进步,都可能在未来改变一场战役的结局,都可能让更多的大唐儿郎活着回家。

他站在武研院最高的了望台上,看着下方忙碌的景象,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充实感。

权力、地位,固然重要。

但亲手推动一个时代前进的感觉,更令人迷醉。

慕容孝隽的溃败,只是一个开始。

他要让大唐的武备,彻底领先于这个时代!

然而,他并不知道,就在武研院轰轰烈烈筹建之时,东宫内,太子李承乾将一份关于武研院人员构成的密报狠狠摔在了地上。

“好一个李恪!好一个武研院!搜罗工匠,结交军将,他到底想干什么?!”李承乾的脸色因愤怒而扭曲。

一旁的心腹低声道:“殿下息怒,陛下此举,或许只是看重火药之利……”

“你懂什么!”李承乾厉声打断,“独立官署,直属于父皇!这是何等的信任!他今日能研火药,明日就能掌新军!长此以往,东宫之位,岂不形同虚设?!”

他眼中闪过一丝狠厉:“不能再等了……必须想办法,给他找点‘正经事’做做,让他无暇他顾!”

风暴,在无声地酝酿。而沉浸于技术世界的李恪,尚未察觉,一张新的罗网,正在悄然向他罩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