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三家分晋周祚坠,威烈封侯礼法崩

公元前387年,秦国攻打蜀国,夺取了南郑。魏文侯去世,太子魏击继位,即魏武侯。魏武侯乘船沿西河而下,在中流时回头对吴起说:“多么壮丽的山河啊!这是魏国的珍宝!”吴起回答说:“国家的稳固在于德行,而不在于险要的地势。从前三苗氏占据洞庭湖和彭蠡湖,但因为不修德义,被大禹灭亡;夏桀的国土左有黄河、济水,右有泰山、华山,伊阙在南,羊肠在北,但因为政治不仁,被商汤放逐;商纣王的国土左有孟门,右有太行山,常山在北,黄河在南,但因为不修德政,被周武王诛杀。由此可见,国家的稳固在于德行,而不在于险要的地势。如果君主不修德政,船上的所有人都会成为敌国。”魏武侯说:“说得好。”

魏国任命田文为相国。吴起对此感到不满,对田文说:“我想和你比比功劳,可以吗?”田文说:“可以。”吴起问:“统领三军,使士兵乐于效死,敌国不敢图谋,你比我如何?”田文说:“我不如你。”吴起又问:“治理百官,亲近百姓,充实府库,你比我如何?”田文说:“我不如你。”吴起再问:“镇守西河,使秦军不敢东进,韩、赵两国臣服,你比我如何?”田文说:“我不如你。”吴起说:“这三方面你都不如我,但你的地位却在我之上,这是为什么?”田文说:“君主年少,国家不安,大臣未附,百姓不信,在这种时候,相位是交给你呢,还是交给我呢?”吴起沉默良久,说:“应该交给你。”

后来,魏国的相国公叔娶了魏国公主,但他忌惮吴起。公叔的仆人说:“吴起很容易除掉。他为人刚直自负,您可以先对君主说:‘吴起是个贤人,但魏国太小,我担心他不会久留,君主何不试着把公主嫁给他?如果吴起没有久留之心,一定会拒绝。’然后您再邀请吴起来家中做客,让公主故意羞辱您。吴起看到公主如此轻视您,一定会拒绝婚事,这样您的计策就成功了。”公叔照做了,吴起果然拒绝了公主。魏武侯因此怀疑吴起,但并未完全相信。吴起害怕被杀,于是逃往楚国。

楚悼王一向听说吴起的贤能,吴起到楚国后,立即任命他为相国。吴起在楚国推行严明的法令,裁撤冗官,废除疏远的公族,将节省的资源用于培养战斗之士,致力于强兵,打击游说之士的纵横之术。于是楚国南平百越,北退三晋,西伐秦国,诸侯都畏惧楚国的强大。然而,楚国的贵族和大臣大多怨恨吴起。

秦惠公去世,其子秦出公继位。赵武侯去世,国人重新立赵烈侯的太子赵章为君,即赵敬侯。韩国韩烈侯去世,其子韩文侯继位。

公元前386年,周王正式任命齐国大夫田和为诸侯。

小主,

赵国的公子朝发动叛乱,失败后逃往魏国,与魏国联合袭击赵国的邯郸,但未能成功。

公元前385年,秦国的庶长(官职名)改在河西迎接秦献公,并立他为君;同时杀死了秦出公及其母亲,将他们的尸体沉入深渊。

齐国攻打鲁国。韩国攻打郑国,夺取了阳城;又攻打宋国,俘虏了宋公。齐太公去世,其子齐桓公午继位。

公元前383年,魏国在兔台击败了赵国的军队。

公元前382年,发生日全食。

公元前381年,楚悼王去世,楚国的贵族和大臣发动叛乱,攻打吴起。吴起逃到楚悼王的尸体旁并伏在尸体上。叛乱者用箭射杀吴起,同时也射中了楚悼王的尸体。楚悼王安葬后,楚肃王即位。肃王命令令尹(楚国最高官职)将所有参与叛乱的人处死,因此被灭族的家族有七十多家。

公元前380年,齐国攻打燕国,夺取了桑丘。魏、韩、赵三国联合攻打齐国,进军至桑丘。

公元前379年,赵国袭击卫国,但未能成功。齐康公去世,没有子嗣,田氏于是完全掌控了齐国。同年,齐桓公也去世,其子齐威王因齐继位。

公元前378年,狄人在浍水击败了魏国的军队。

魏、韩、赵三国联合攻打齐国,进军至灵丘。

晋孝公去世,其子晋靖公俱酒继位。

公元前377年,蜀国攻打楚国,夺取了兹方。

子思向卫侯推荐苟变,说:“他的才能可以统领五百辆战车。”卫侯说:“我知道他有这个才能。但他曾经担任官吏时,向百姓征税时吃了人家两个鸡蛋,所以我不任用他。”子思说:“圣人任用人才,就像木匠使用木材一样,取其所长,弃其所短。所以即使是粗大的杞梓木,如果有几尺腐朽的地方,好的工匠也不会因此抛弃它。如今君主处于战国时代,选拔武将,却因为两个鸡蛋而放弃一位能保卫国家的将才,这种事可不能让邻国知道啊。”卫侯拜谢说:“我接受您的教诲。”

卫侯提出的计划并不正确,但群臣却异口同声地附和。子思说:“在我看来,卫国真是‘君不像君,臣不像臣’。”公丘懿子问:“为什么这么说?”子思说:“君主自以为是,群臣就不敢提出不同的意见。即使事情做对了,君主自夸也会压制群臣的意见,更何况事情做错了还一味附和,这只会助长错误!不考察事情的对错,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