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鸿门一宴输天下,垓下千歌定汉中

田荣得知项羽将齐王田市迁徙到胶东,并封田都为齐王这一消息后,心中的怒火如火山一般喷涌而出。他无法接受这样的安排,觉得自己的地位和权力受到了严重的威胁。五月,田荣毫不犹豫地调集军队,准备给田都一个狠狠的教训。当田都得知田荣的动向后,惊恐万分,他深知自己绝非田荣的对手,于是毫不犹豫地选择了逃跑,一路狂奔,最终逃往了楚国。田荣顺利地击退了田都,但他并没有就此罢休。他扣留了齐王田市,坚决不让他前往胶东。田市对项羽心存畏惧,不敢违抗田荣的命令,于是趁着夜色,像一只受惊的兔子一样,偷偷地逃往了自己的封国。田荣得知田市逃跑后,怒不可遏。他觉得田市的行为是对他的背叛和蔑视,于是在六月,他亲自率领大军,如狂风暴雨一般杀向即墨,誓要将田市置于死地。最终,田荣成功地追到了即墨,毫不留情地将田市斩杀,以泄心头之恨。与此同时,在巨野地区,彭越正率领着他的一万多士兵,处于一种没有归属的状态。田荣看准了这个机会,决定拉拢彭越为自己所用。他赐予彭越将军印,授予他权力,让他带领自己的兵马去攻打济北。秋季七月,彭越率领着他的军队,如饿虎扑食一般向济北发起了猛烈的攻击。济北王田安根本无法抵挡彭越的凶猛攻势,很快就被击败,命丧黄泉。田荣通过这一系列的行动,成功地兼并了三齐之地,势力得到了极大的扩张。他的野心也随之膨胀,于是又派遣彭越继续攻打楚国,企图进一步扩大自己的地盘和影响力。项羽得知田荣的举动后,自然不会坐视不管。他迅速派遣萧公角率领军队前去迎战彭越。然而,彭越的军队士气高昂,作战勇猛,萧公角的楚军在与彭越的交锋中遭遇了惨败。

张耳前往封国后,陈馀就更加生气了,他说到:“张耳和我功劳相当,现在张耳被封了王,我却只是封了侯,这是项羽分封的不公平!”于是暗中派张同、夏说前去游说齐王田荣,说到:“项羽分封天下太不公平了,把好地都封给自己的将领,把原来的王都迁到差地。现在赵王被迁到北方代地,我认为不合适。听说大王起兵反抗,不听从不义之命。希望大王借我兵力让我去攻打常山,恢复赵王的地位,我愿意以赵国作为大王的屏障!”齐王同意了,派兵随陈馀攻打常山。?

项羽因为张良随汉王去了汉中,而韩王成又没有功劳,所以不让韩王成回封国,将他带到了彭城,废为穰侯,后来又杀了他。这时,汉初三杰之一的韩信登上了历史舞台。?

韩信,是淮阴人,因为家境贫寒,品行不佳,因此未能被推举为官吏,又不会经商谋生,常常寄人篱下,他身边的人大多都非常讨厌他。韩信在城下钓鱼时,有位洗衣服的大娘见他饥饿,就给他饭吃。韩信感激地说:“我将来一定会重重报答您。”大娘生气地说:“大丈夫不能自食其力,我只是可怜你才给你饭吃,难道指望你报答吗?”淮阴的屠户中有个年轻人侮辱韩信说:“你虽然身形高大,喜欢佩带刀剑,其实是个胆小鬼!”并当众羞辱他说:“你要是不怕死,就拿剑刺我;要是怕死,就从我胯下钻过去!”韩信盯着他看了很久,最终俯身从他胯下钻了过去。满街的人都嘲笑韩信,认为他胆小。出身寒微,不是耻辱,能屈能伸,方为丈夫,逞一时之勇,就是个莽夫行径。?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后来项梁率领大军渡过淮河,韩信手持长剑前来投奔。然而,尽管他身怀绝技,却在项梁军中默默无闻,并未引起太多人的关注,更谈不上有什么名气。好景不长,项梁在与秦军的激战中不幸战败身亡。韩信无奈之下,只得转投项羽麾下。项羽见他有些武艺,便任命他为郎中。然而,韩信并不满足于此,他多次向项羽进献计策,可惜这些良策都如石沉大海,未能得到项羽的采纳。就在这时,汉王刘邦率领军队进入蜀地。韩信看准时机,毅然决然地逃离楚军,投奔汉王。然而,命运似乎总是对他不公,来到汉王军中的韩信,依然未能崭露头角,依旧默默无闻。韩信在汉王军中担任连敖一职,负责管理一些杂务。然而,一次偶然的事件却让他险些丧命。原来,韩信因触犯军法而被判处斩首之刑。与他一同受审的还有另外十三人,眼看着一个个同伴被斩首,韩信心中的恐惧与绝望不断蔓延。终于,轮到韩信受刑了。就在刽子手举起屠刀的一刹那,韩信突然抬起头,目光如炬地直视着监斩官滕公,大声喊道:“汉王不是一心想要夺取天下吗?为何要斩杀我这样的壮士呢?”滕公被韩信的这一声怒吼惊呆了,他定睛一看,只见韩信虽然蓬头垢面,但眉宇间却透露出一股英气,相貌也颇为不凡。滕公心中暗自思忖,此人或许真有过人之处,于是他下令暂缓行刑,并将韩信带回帐中详加询问。经过一番交谈,滕公对韩信的才华和见识大为赞赏,他觉得韩信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便决定向汉王举荐。汉王听了滕公的介绍后,对韩信产生了一些兴趣,于是任命他为治粟都尉,负责管理军中的粮草事务。尽管得到了汉王的任用,但韩信在汉王军中的地位依然不高,汉王对他也并未特别重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后来韩信多次与萧何交谈,萧何认为他是个奇才,就多留了一个心眼。汉王到南郑后,将领和士兵都思念家乡,许多人都逃跑了。韩信估计萧何已经多次向汉王推荐自己,但汉王还是没有重用他,于是也逃走了。萧何听说韩信逃走了,都来不及报告汉王,就亲自骑马前去追赶。这时有人告诉汉王,说道:“丞相萧何逃走了。”汉王一听,那是又惊又怒,如同失去了左右手一样。过了一两天,萧何回来了,赶紧去拜见汉王。汉王这时心情是又怒又喜,指着萧何骂道:“你为什么要逃走?”萧何说:“我不敢逃走,我是去追逃走的人了。”汉王问:“你追的是谁?”萧何说:“韩信。”汉王又骂道:“逃走的将领有几十个,你都不追,偏偏去追这个韩信,这是在骗我!”萧何说:“那些将领容易得到,但像韩信这样的人,天下无双。如果大王只想长期统治汉中,那韩信确实无用;但如果想争夺天下,除了韩信,没有人能帮您谋划大事。就看大王怎么决定了。”汉王说:“我当然想东进夺取天下,怎么能一直待在这里呢!”萧何说:“如果决定东进夺取天下,要是能重用韩信,韩信就会留下;如果不能重用他,他终究还是会逃走的。”汉王说:“那我就任命他为将军吧。”萧何说:“即使任命他为将军,韩信也不会留下。”汉王说:“那就任命他为大将军。”萧何说:“太好了!”于是汉王准备召见韩信并任命他为大将军。萧何说:“大王一向傲慢无礼,现在任命大将军,像叫小孩一样随便,这正是韩信离开的原因,感觉受不到重视,人都是喜欢被重视的感觉。如果真要任命他,应该选个吉日,进行斋戒,设立一个坛场,举行正式仪式才行。”汉王说没问题呀。将领们都很高兴,人人都以为自己会被任命为大将军。等到任命的时候,发现是韩信站在上面,全军都感到很是惊讶。?

韩信受封大将军后,汉王就问他:“丞相萧何多次推荐将军,将军有什么计策教我?”韩信谦让一番后,说到:如今东进争夺天下,我们的对手只有项羽一个,刘邦点头称是。于是韩信又问:“大王觉得自己在勇猛、仁爱、兵力方面比得上项王吗?”刘邦沉默了一会说比不上。”韩信拜了两拜,说:“我也认为大王比不上项王。但我曾在他身边做过事,我给您分析一下项王的为人。项王一声怒吼,可让千人胆寒,但他不能任用贤能的将领,这只是匹夫之勇。项王待人恭敬慈爱,言语温和,有人生病时,他会流泪并分享食物;但到了封赏功臣的时候,他却舍不得赐予爵位,这是妇人之仁。项王虽然称霸天下,让诸侯都臣服他,但他却不占据关中而定都彭城;他违背义帝的约定,封赏亲信为王,不是公平的行为;他驱逐原来的诸侯王,封赏将领为王,又将义帝迁到江南;他所过之处无不残破,百姓都不亲附他,只是迫于他的威势。他名义上是霸主,实际上已经失去了天下人心,所以他的强大很容易就会被削弱。如果大王能反其道而行,任用天下勇士,还有什么敌人不能消灭?将城邑封给功臣,还有什么人不服?率领义军,顺应士兵的思乡之情,还有什么敌人不能击溃?况且三秦王(章邯、司马欣、董翳)曾经是秦朝将领,率领秦地子弟多年,战死逃亡的人不计其数;他们又欺骗部下投降诸侯,结果在新安被项羽坑杀了二十多万秦军,只有章邯、司马欣、董翳幸免。秦地百姓对这三人那是恨之入骨啊。现在项羽强行封这三人为王,秦地百姓其实并不拥护他们。反观大王您率军入武关时,那是秋毫无犯;废除秦朝严苛的法令,与百姓约法三章;秦地百姓无不希望大王您统治关中。按照诸侯的约定,大王应当统治关中,这是百姓都知道的事情;大王失去关中,被迁到汉中,秦地百姓没有不感到遗憾的。如果大王现在率军东进,三秦之地只需一纸檄文就能平定。”汉王听后那种喜悦之情都表现在了脸上,后悔没有早点重用韩信,于是采纳了他的计策,部署将领准备东进。留下萧何征收巴、蜀的赋税,供应军粮。?

八月,汉王刘邦率军从故道出发,袭击雍地;雍王章邯在陈仓迎击汉军,章邯军队战败,撤到了好畤,在好畤停下与汉军交战,又失败了,这次一直撤退到了废丘。汉王平定了雍地,然后率军东进到了咸阳,在废丘包围了章邯军队,同时派遣诸将攻占其他地区。塞王司马欣、翟王董翳都投降了汉王,汉王将他们的领地设为渭南、河上、上郡。将军薛欧、王吸率军从武关出发,借助王陵的兵力迎接刘邦的父亲太公和妻子吕后。项羽得知此事后,派兵在阳夏阻挡他们,导致汉军无法前进。王陵是沛县人,早先聚集了数千人,占据了南阳,此时才率军归附汉王。项羽将王陵的母亲抓来安置在军中,王陵的使者到来时,项羽让王陵的母亲面东而坐,想要以此来招降王陵。王陵的母亲私下对使者说:“请替我告诉王陵:好好侍奉汉王,汉王是个仁厚的长者,终将会取得天下,不要因为我的缘故而怀有二心,我愿以死来送别使者!”于是拔剑自刎。项羽得知后非常愤怒,于是将王陵的母亲烹杀。?

小主,

项羽任命原吴县令郑昌为韩王,以此来阻挡汉王的军队。张良写信给项羽说:“汉王失去了应得的封地,只想得到关中,按照约定得到关中就会停止,不敢在东进了。”张良又给项羽送去了齐、梁两地的反叛书信,信中说:“齐国想与赵国联合灭楚国。”项羽看完信后就打消了西进的意图,转而率军北上攻打齐国。?

燕王韩广不肯迁往辽东,臧荼就杀了他,并吞并了他的领地。这一年,汉王任命内史沛人周苛担任御史大夫。项羽派人催促义帝迁都,义帝的群臣和随从逐渐背叛了他。?

公元前 205 年,寒风凛冽,冬季的十月,大地一片萧瑟。就在这个时候,一场阴谋正在悄然酝酿。项羽,这位威震天下的西楚霸王,暗中下达了一道密令。这道密令的接收者,是九江王英布、衡山王吴芮以及临江王共敖。他们接到命令后,心领神会,立刻展开了行动。义帝,本是楚怀王的孙子,在反秦战争中被各路诸侯拥立为帝。然而,项羽对义帝的存在早已心生不满,认为他只是一个傀儡,无法真正掌控天下。于是,项羽决定除去这个眼中钉、肉中刺。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九江王、衡山王和临江王率领着他们的军队,如鬼魅一般悄悄地逼近了义帝的驻地。毫无防备的义帝,还沉浸在睡梦中,完全没有意识到危险的降临。当义帝被惊醒时,他发现自己已经被重重包围。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义帝惊恐万分,但他仍然试图反抗。然而,他的力量太过单薄,根本无法与这三支强大的军队抗衡。最终,义帝在绝望中被杀害,他的尸体被抛入了滔滔江水中,随着江水漂流而去。这起事件震惊了天下,人们对项羽的残忍和霸道感到愤怒和恐惧。

陈馀集结了三个县的兵力,与齐军一起袭击常山,常山王张耳战败逃往汉地,在废丘拜见汉王刘邦,刘邦对他的待遇很是优厚。陈馀打败了张耳后,就前往代地迎回了赵王歇,重新立他为赵王。赵王为了感激陈馀的拥立之功,就把他封为了代王。陈馀认为赵王势力薄弱、加上国家初定,百废待兴,因此就没有前往封地,留在赵王身边辅佐赵王处理朝政;同时派夏说以相国的身份前往驻守代地。?

张良从韩地秘密返回汉地,汉王封他为成信侯。张良由于体弱多病,所以没有单独领兵作战,常常作为谋士,跟随在汉王身边出谋划策。?张良建议汉王前往陕地,安抚关外的百姓,以赢得民心,为将来夺取天下做准备。这年,河南王申阳投降了汉王,汉王设置了河南郡,汉王的实力进一步增强,逐渐有了和项羽角逐的资本。?

汉王任命韩襄王的孙子韩信为韩太尉,命他率军攻占韩地。韩信在阳城率军急攻韩王郑昌,郑昌看到形势不妙就投降了汉王。十一月,寒风凛冽,汉王立韩信为韩王,于是韩信常常率领韩军跟随汉王作战。这一年,汉王返回都城栎阳,诸将攻占了陇西。?

春季,正月,项羽率军向北到了城阳。齐王田荣率军迎战项羽,很不幸田荣战败,逃到了平原,平原的百姓将他杀死了。项羽重新立田假为齐王。随后率军向北走到了北海,烧毁了北海的城郭、房屋,坑杀了田荣的降卒,俘虏了老弱妇孺,所过之处大肆破坏,导致齐地的百姓纷纷聚众反抗,项羽再次失去了齐地百姓的民心。

汉将进攻北地,经过一番交战,俘虏了雍王章邯的弟弟章平。三月,汉王从临晋渡过黄河,魏王豹吓得投降了汉王,并率军跟随汉王;汉军攻下了河内,俘虏了殷王司马卬,设置了河内郡。同年,西汉历史上一位重要的谋士登上了历史舞台,他就是陈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