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乙丑日,魏文帝立皇子齐公曹睿为平原王,皇弟鄢陵公曹彰等人都进爵为王。甲戌日,立皇子曹霖为河东王。
甲午日,魏文帝前往襄邑。
夏季,四月戊申日,魏文帝立鄄城侯曹植为鄄城王。当时,诸侯王都只是空有封地名称而没有实际权力;各王国只有一百多名老兵作为守卫;与京城相隔千里,不允许朝见天子,朝廷还设置了防辅、监国等官员来监视他们。他们虽然有王侯的封号,却和平民差不多,他们都想做个普通百姓却不能如愿。法令既严厉,诸侯王的过错恶行天天都能听到;只有北海王曹兖谨慎好学,从未有过过失。文学、防辅等官员相互商议说:“我们接受诏令监察北海王的举动,有过失应当上奏,有善行也应该上报。”于是便共同上表称赞曹兖的美德。曹兖听说后,表现的十分惊恐,就责备文学官员说:“修身自守,不过是普通人的行为罢了,而各位却上报朝廷,这恰恰会增加我的负担。况且如果有善行,何必担心不被人知道,却急于这样做,这不是有益的事。”
癸亥日,魏文帝返回许昌。
五月,朝廷将江南八郡设为荆州,江北各郡设为郢州。
这时,汉军从巫峡建平一直到夷陵边界,接连扎营,设立了几十个营寨,并任命冯习为大都督,张南为前部督,从正月开始与吴军对峙,到六月都没有分出胜负。随后,汉主刘备派吴班率领几千人在平地上扎营,吴军将领都想出击,陆逊说:“这里面一定有诈,暂且观察一下。”汉主知道计谋行不通,就率领八千名伏兵从山谷中杀出。陆逊说:“之前不让各位攻打吴班,就是猜测他一定有巧妙的安排。”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时,陆逊向吴王孙权上奏说:“夷陵是军事要地,是国家的关隘屏障,虽然容易夺取,但也容易失去。如果失去它,不仅损失一个郡的土地,荆州也会令人担忧,如今争夺此地,一定要成功。刘备违背天道常理,不安守自己的巢穴,竟敢自己送上门来,我虽然没什么才能,但凭借陛下的威灵,以顺讨逆,打败他们就在眼前,这没什么可担忧的。我起初担心他会水陆并进,如今他反而放弃船只,改用步兵,处处扎营,通过观察他的布置,我就知道此战一定不会有其他变故。希望陛下高枕无忧,不必挂念。”
闰六月,陆逊将要进攻汉军,将领们都说:“攻打刘备应当在刚开始的时候,如今却让他深入五六百里,双方对峙了七八个月,他的各个要害之处都已经固守,进攻必定没有好处。”陆逊说:“刘备是狡猾的敌人,经历的事情多,他的军队刚集结时,思虑精深专一,肯定不能攻打。如今他驻军已久,没占到我们的便宜,还整的士兵疲惫不堪,士气低落,再也想不出什么计策了。前后夹击这个敌人,正是现在。”于是先攻打一个营寨,没有取胜,将领们都说:“这只是白白牺牲士兵罢了!”陆逊说:“我已经知道攻破他们的方法了。”于是就命令士兵每人拿一把茅草,用火攻的方法,攻占了那个营寨;一下子形成有利形势后,陆逊便率领各路军队同时进攻,斩杀了张南、冯习以及胡人首领沙摩柯等人,攻破了汉军四十多个营寨。汉将杜路、刘宁等人走投无路,被迫投降。
此时,汉主登上马鞍山,布置军队围绕自己进行防守,陆逊督促各路军队从四面逼进,汉军土崩瓦解,死了上万人。汉主连夜逃走,驿站的人亲自背着烧剩的乐器铠甲断后,汉主这才能够顺利进入白帝城,汉军的船只、器械,水军和陆军的物资,一下子几乎损失殆尽,尸体顺着长江往下漂流。汉主对此非常惭愧愤恨,说:“我竟然被陆逊这个儒生挫败羞辱,这难道不是天意吗!”将军义阳人傅肜担任后卫,士兵全部战死,傅肜的斗志却更加昂扬。吴人劝他投降,傅肜骂道:“吴狗,哪有汉朝将军投降的!”最终战死。从事祭酒程畿逆江撤退,部下说:“后面追兵就要到了,应该解开船缆轻装前进。”程畿说:“我在军队中,没学会被敌人追赶就逃跑。”最后也战死了。
当初,吴安东中郎将孙桓另外率军在夷道攻打汉军前锋,结果被汉军包围,孙桓向陆逊求救,陆逊说:“不行。”将领们说:“孙安东是皇族,现在被包围,情况十分危急,为什么不去救援!”陆逊说:“孙安东深得士兵之心,城池坚固,粮食充足,没什么可担忧的。等我的计策实施后,想不救孙安东,他自己也会解围。”等到陆逊的计谋大获成功,汉军果然奔逃溃散。孙桓后来见到陆逊,就说:“之前我实在怨恨您不出兵救援,到了今天,才知道您调度自有方略!”
当初,陆逊担任大都督时,将领们有的是讨伐逆贼时的旧将,有的是皇室贵戚,各自骄傲自负,不听从指挥。陆逊按着剑说:“刘备是天下知名的人物,连曹操都忌惮他,如今他就在我们边境,这是个强大的对手。各位都蒙受国家恩惠,应当和睦相处,共同消灭这个敌人,来回报所受的恩惠,却不服从指挥,为什么呢?我虽然是个书生,却接受了主上的任命,国家之所以委屈各位来听从我的指挥,是因为我还有一点可取之处,能够忍辱负重。各位都要做好自己的事,难道还能推辞吗!军令有常规,不可违犯!”等到打败刘备,看到对敌的计策大多出自陆逊,将领们这才服气。吴王听说后,就说:“您为什么起初不举报那些违反调度的将领呢?”陆逊回答说:“我蒙受的恩惠深重,这些将领有的是心腹重臣,有的是得力助手,有的是有功之臣,都是国家应当共同成就大事的人,我私下仰慕蔺相如、寇恂谦让的道义,来成就国家大事。”吴王听后大笑,称赞他做得好,加封陆逊为辅国将军,兼任荆州牧,改封江陵侯。
当初,诸葛亮与尚书令法正的喜好和崇尚不同,但能以公义为出发点相互配合,诸葛亮常常对法正的智谋感到惊奇。等到汉主刘备讨伐吴国失败时,法正已经去世,诸葛亮感叹说:“孝直如果还在,一定能阻止主上东征;即使东征,也必定不会陷入如此危局。”
汉主在白帝城时,徐盛、潘璋、宋谦等人争相上表说“一定能擒获刘备,请允许再次进攻他”。吴王孙权就此询问陆逊。陆逊与朱然、骆统上书说:“曹丕大规模集结军队,表面上假托帮助我国讨伐刘备,实际上心怀奸诈,我们决定马上撤军。”
当初,魏文帝曹丕听说汉军树立栅栏连接营寨达七百多里,就对群臣说:“刘备不懂军事,哪有连营七百里来抵御敌人的呢!‘在平原湿地和险要地带驻扎军队,会被敌人擒获’,这是用兵的禁忌。孙权报捷的文书很快就要到了。”七天后,吴国打败汉军的文书果然送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秋季七月,冀州发生了严重的蝗灾,出现了大规模的饥荒。
汉主失败逃走后,黄权在长江北岸,退路被切断,无法返回。八月,黄权率领部众投降了魏国。蜀汉有关部门请求逮捕黄权的妻子儿女,汉主说:“是我辜负了黄权,黄权没有辜负我。”对待他的家人仍像从前一样。
魏文帝对黄权说:“你舍弃叛逆归顺朝廷,是想追随陈平、韩信吗?”黄权回答说:“我过分蒙受刘主的特殊待遇,投降吴国不行,返回蜀国无路,所以前来归顺。况且败军之将,能免于一死已是幸运,哪有什么古人可仰慕的!”魏文帝认为他说得好,便任命他为镇南将军,封育阳侯,加授侍中,让他陪同乘车。
从蜀国来的投降者中有人说蜀汉诛杀了黄权的妻子儿女,魏文帝下诏让黄权举办丧事。黄权说:“我与刘备、诸葛亮以诚相待,他们了解我的本志。我私下怀疑消息不真实,请求等待核实。”后来得到确切消息,果然像黄权所说的那样。马良也死在了五谿地区。
九月甲午日,魏文帝下诏说:“妇人参与朝政,是祸乱的根源。从今以后,群臣不得向太后上奏国事,皇后家族的人不得担任辅政的职务,也不得无故接受封爵和土地。把这道诏书传给后代,如有违背,天下人共同讨伐他。”
卞太后每次见到外戚,从不给好脸色,常常说:“生活应当节俭,不应指望赏赐,贪图安逸。外戚们可能会怪我对待他们太刻薄,这是因为我有自己的原则。我侍奉武皇帝(曹操)四五十年,一直实行节俭,不能自己变得奢侈。有违反法令的,我只会加重处罚一等,不要指望得到钱米的恩惠。”
魏文帝将要立郭贵嫔为皇后,中郎栈潜上疏说:“皇后的品德,关系到国家的盛衰治乱。因此圣明的君主谨慎地册立元妃,必定从先代的世族人家中选取贤淑的女子,来统领六宫,虔诚地侍奉宗庙。《易经》说:‘家道端正,天下就安定。’从内到外治理好,这是先王的常规制度。《春秋》记载宗人衅夏的话说:‘没有把妾立为夫人的礼仪。’齐桓公在葵丘盟誓,也说:‘不要把妾立为妻子。’如今后宫受宠的妃嫔,地位常常仅次于天子,如果因为宠爱而登上皇后之位,使低贱的人突然显贵,我担心后代会出现上下欺凌、纲纪废弛的情况,开启不合制度的先例,祸乱就会从这上面开始。”魏文帝不听。庚子日,立郭氏为皇后。
当初,吴王孙权派于禁的护军浩周、军司马东里衮到魏文帝曹丕那里,陈述自己的诚意,言辞十分恭敬。魏文帝问浩周等人:“孙权可信吗?”浩周认为孙权一定会臣服,而东里衮则认为未必会臣服。魏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