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将星陨落(公元前623年 秋)
淮水畔的对峙进入了最酷烈的阶段。秋风萧瑟,吹不散战场上空弥漫的硝烟与血腥,反而带来一丝肃杀的凉意。楚吴两军数十万人马如同两只死死抵住对方咽喉的巨兽,在消耗中等待着对方先力竭倒下。而与此同时,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在远离战场的晋国都城,投下了一道浓重的阴影。
楚军壁垒森严,粮道虽遭火舟袭击有所损失,但在子文的强力整顿下,依旧维持着基本畅通。吴军兵力处于劣势,强攻无异自杀,只能继续依靠孙武的妙手,不断进行战术层面的骚扰与小规模突击,试图在楚军密不透风的防线上撕开一道口子。
孙武派遣多支精锐小队,利用夜色和复杂地形,潜入楚军营地附近,或焚烧零星囤积的草料,或射杀巡逻的哨兵,甚至挖掘陷阱,破坏水源。这些行动虽无法改变战略态势,却让楚军士卒精神高度紧张,日夜不宁,士气在持续的折磨中悄然下滑。
吴王阖闾的耐心逐渐耗尽。他再次召集孙武、伍子胥议事,语气中已带上了明显的不满:“孙将军,如此小打小闹,何日方能击败子文,成就霸业?我军囤积于此,粮草消耗巨大,国内空虚,若长久僵持,恐生内变!必须寻求决战!”
孙武面色凝重,他知道阖闾的担忧不无道理。吴国国力毕竟无法与楚国长期抗衡。他铺开地图,指向楚军防线的一处结合部:“大王,楚军营垒虽固,但其各部之间,并非铁板一块。此处,为楚右军与中军结合部,由斗氏与蒍氏分守,两族素有嫌隙,配合必然生疏。臣意,集中全军精锐,由此处发起雷霆一击!此乃险招,若成,可撕裂楚军防线,若败……”
“没有败!”阖闾猛地一拍案几,眼中燃烧着孤注一掷的火焰,“寡人亲临前线,为将军擂鼓助威!就在此处,与子文决一死战!”
伍子胥也深知僵局难破,支持行险一搏:“大王英明!臣愿率敢死之士,为大军前锋!”
决战的意志,终于压倒了持重的谋划。吴国这台精密的战争机器,开始为最终的总攻全速运转。
就在东南战局即将迎来高潮之际,晋国绛都,传来一个震动朝野的消息——老臣狐偃,病逝于府中。
消息传来时,赵盾正在司寇府中批阅文书。他执笔的手微微一顿,墨点滴落在竹简上,晕开一小团污迹。他沉默了片刻,脸上看不出悲喜,只有一种深沉的复杂情绪一闪而过。这位曾经亦师亦友,后又成为他最强硬政敌的智慧老者,终究还是没能熬过这个多事之秋。
“知道了。”赵盾淡淡地说了一句,便继续低头处理公务,仿佛只是听到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