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将星陨落(公元前623年 秋)

然而,狐偃的逝世,在晋国旧族和许多对赵盾统治心怀不满的臣民心中,却激起了巨大的波澜。狐偃不仅是晋文公时代的重要奠基者,更被视为在赵盾铁腕下,旧制与传统最后的一面旗帜。他的离去,让许多人感到最后的依靠已然崩塌,也让压抑已久的怨恨失去了最后的制约。

狐偃的葬礼,赵盾依礼出席,却并未多做停留。他一身玄色官袍,站在送葬队伍的前列,神情冷漠,与周围弥漫的悲戚氛围格格不入。许多前来吊唁的旧族大臣,看向赵盾的目光中,充满了难以掩饰的敌意与恐惧。

狐射姑一身缟素,跪在灵前,他没有看赵盾,但紧握的双拳和微微颤抖的肩膀,暴露了他内心汹涌的仇恨。他知道,父亲的死,或许有年迈体衰的缘故,但近年来备受赵盾打压、郁郁不得志,无疑是重要的催命符。

葬礼结束后,绛都的局势变得更加微妙。狐偃这座缓冲的冰山已然消融,赵盾与旧族势力之间,只剩下赤裸裸的对立。

楚军大营,令尹子文也感受到了吴军异乎寻常的调动,判断出决战在即。他召集众将,部署应对之策。

“孙武用兵,必攻我薄弱之处。右军与中军结合部,需重点加强。”子文下令增派精锐弓弩手和长戟兵前往结合部,并加固工事。

然而,就在大战前夕的深夜,子文的中军大帐内,却来了一位神秘的客人——一位来自郢都、手持楚王密令的内侍。

内侍带来了楚王的严令:东南战事迁延日久,耗费国力,朝中非议日甚。有大臣密报,言子文手握重兵,却逡巡不进,恐有养寇自重之嫌。楚王要求子文必须在半月内取得决定性胜利,否则……内侍没有说下去,但意思不言而喻。

子文握着那份冰冷的密令,久久不语。烛光映照着他布满皱纹的脸,显得格外苍老与疲惫。他一生忠于楚国,殚精竭虑,却终究抵不过朝堂之上的谗言与君王的猜忌。

良久,他长叹一声,对侍立一旁的儿子斗般低声道:“君王之意已决,此战,已非全胜不可。然,孙武非易与之辈,强行决战,胜负难料……为父需行一步险棋。”

他铺开地图,指向淮水下游一处名为“柏举”的地方:“明日,我大军依旧在此地与吴军对峙。你率我族中私兵死士三千,并携王命旗牌,秘密南下,绕道潜行,直扑吴国都城梅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