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潜龙在渊 (公元前582年 春)

楚庄王微微颔首,目光转向风尘仆仆的子反:“江东情势如何?”

子反脸上带着征战的风霜,沉声道:“回大王,去岁冬,勾践得海外援助,发动一次反扑,已被臣击退,越军折损数千精锐。然,越人凶悍,勾践复仇之心不死,据探报,其仍在疯狂征发壮丁,打造军械。我江东将士虽勇,然长期对峙,疲敝已显,后勤补给亦感吃力。若越人持续得到外援,恐成心腹之患。”

楚庄王静静地听着,手指无意识地在栏杆上轻轻敲击。良久,他缓缓开口,声音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晋国内乱将起,此乃天赐良机,然其势未崩,不可逼之过急。齐人惊弓之鸟,不足为虑。当前心腹之患,确在东南。”

他转过身,目光如炬,扫过两位重臣:“子重,北线继续保持压力,但以威慑为主,不可轻易开启大战。同时,派人密切监视晋国内部动向,尤其是新绛朝局与赵、郤两派的势力消长。”

“臣遵命!”

“子反,”楚庄王看向大司马,语气凝重,“江东之战,关乎我大楚日后东向争霸之全局。孤再予你兵车五十乘,步卒一万,及江东所需之粮秣军械,务必给孤钉死在昭关!不仅要守住,更要伺机削弱越国,绝不能让勾践有喘息之机!必要时,可许以边邑小利,诱其出战,聚而歼之!”

“臣,万死不辞!”子反轰然应诺,眼中燃烧着战意。

楚庄王的策略清晰而果断:北守东攻。利用晋国的内耗和齐国的虚弱,集中力量,先行解决或极大削弱越国这个背后的芒刺。这是一场关乎国运的豪赌,他将宝压在了子反的军事才能和越国难以持久的国力消耗上。

小主,

“安居”岛迎来了几位特殊的客人——越王勾践派出的使者团,由大夫文蠡率领,前来接收范蠡承诺的第二批援助物资。

海港码头,海风猎猎。文蠡一行登上岛屿,立刻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港口停泊着数艘造型奇特、远比中原战船更为高大的海船,码头上货物堆积如山,井然有序;远处,阡陌纵横,田舍俨然,更有阵阵打铁、操练之声传来,显示着此地不仅是一处海外桃源,更是一个拥有相当武备和生产能力的基地。

范蠡亲自在码头迎接,一身素色长袍,须发梳理得一丝不苟,神态从容,气度雍和,与文蠡想象中落魄隐士的形象大相径庭。

“文大夫远来辛苦。”范蠡拱手为礼,笑容温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