僾ài,隐约,仿佛。《礼记·祭义》:“祭之日,入室,僾然必有见乎其位。”
《礼记·祭义》是儒家经典《礼记》中的一篇,主要论述祭祀的意义与礼仪规范。以下针对“祭之日,入室,僾然必有见乎其位”一句展开详细解读:
一、原文与故事背景
原文选段(结合上下文):
“祭之日,入室,僾然必有见乎其位;周还出户,肃然必有闻乎其容声;出户而听,怍然必有闻乎其叹息之声……于是谕其志意,以其慌惚以与神明交。”
故事语境:
这段文字描绘了祭祀者在祭祀当日进入庙堂时的心理状态。儒家认为,祭祀的核心在于“思慕之心”,通过极致的诚敬与专注,使祭祀者仿佛能看见祖先的音容笑貌,感受到他们的存在,从而实现与神灵的沟通。
二、注释与翻译
1. 关键词注释:
僾然:隐约、朦胧的样子,形容祭祀时对祖先“若隐若现”的感知。
位:指祖先神灵所居的牌位或象征位置。
肃然:恭敬庄重的神态。
怍然:凄怆哀伤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