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第15节2 僾ài,“祭之日,入室,僾然必有见乎其位”

2. 白话翻译:

祭祀当天,进入庙堂时,隐约之中仿佛看见祖先居于牌位之上;行礼周旋走出门时,肃穆之中仿佛听到祖先的举止声响;出门细听时,哀戚之中仿佛听到祖先的叹息之声……由此感悟祖先的意志,在恍惚之中与神明相交。

三、创作背景

1. 历史语境:

《礼记》成书于西汉,内容源自先秦儒家的礼仪思想。周代以降,祭祀成为维系宗法社会的重要活动,强调“敬天法祖”与“慎终追远”。

2. 儒家思想基础:

“事死如事生”(《礼记·中庸》):对待逝者要如同其在世时一样恭敬。

“祭如在”(《论语·八佾》):祭祀时真心相信神灵存在,反对流于形式。

此段通过描写祭祀者的心理体验,彰显儒家对“诚”与“敬”的极致追求。

四、现实意义

1. 文化传承:

体现了中华文化中对祖先的敬畏与感恩,强化家族纽带与社会伦理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