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熬áo】,痛苦的叫喊声。《汉书·陈汤传》:“下至众庶,熬熬苦之。”
“下至众庶,熬熬苦之”这句话出自《汉书·陈汤传》,它背后是西汉名将陈汤的故事和当时的社会现实。这段话不仅记录了一段历史,更凝结了一种深刻的民生关怀。下面,我们就来详细解读一下。
《汉书·陈汤传》与“熬熬苦之”详解
一、原文与注译
这句话出自东汉史学家班固所着的《汉书·陈汤传》,是陈汤与甘延寿在攻灭匈奴郅支单于后,上疏汉元帝论功时,描述当时社会困窘状况的一部分。
· 原文节选:
国家罢敝,府藏空虚,下至众庶,熬熬苦之。
(陈汤素贪,所卤获财物入塞多不法。司隶校尉移书道上,系吏士按验之。汤上疏言:)“臣与吏士共诛郅支单于,万里振旅,宜有使者迎劳道路。今司隶收系按验,是为郅支报仇也!”
· 词语注释:
· 熬熬:同“嗷嗷”,形容众声愁怨,像人们哀嚎、悲叹的声音。
· 苦之:对此感到痛苦。“之”指代前文“国家罢敝,府藏空虚”的状况。
· 为郅支报仇:陈汤在此指责司隶校尉的调查行为,是形象化的说法,意指内耗如同帮助敌人。
· 现代汉语翻译:
(如今)国家疲惫凋敝,府库储备空虚,下至普通百姓,都愁苦哀嚎,生活非常困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