謷ào,通“傲”。傲慢。《庄子·天地》:“謷然不顾。”
我们将对《庄子·天地》中的“謷然不顾”这一核心意象进行深入的解析。
一、原文、注释与翻译
原文节选(《庄子·天地》篇):
尧治天下,伯成子高立为诸侯。尧授舜,舜授禹,伯成子高辞为诸侯而耕。禹往见之,则耕在野。禹趋就下风,立而问焉,曰:“昔尧治天下,吾子立为诸侯。尧授舜,舜授予,而吾子辞为诸侯而耕。敢问,其故何也?”
子高曰:“昔尧治天下,不赏而民劝,不罚而民畏。今子赏罚而民且不仁,德自此衰,刑自此立,后世之乱自此始矣。夫子阖行邪?无落吾事!”俋俋乎耕而不顾。
注释:
· 謷然不顾:此四字是后世对原文情境的概括与提炼,精准地捕捉了伯成子高当时的神态。“謷”(áo) 此处意为高傲、超然、不屑一顾的样子。“不顾” 即不回头,不理睬。
· 伯成子高:传说中的隐士,喻指得道的隐者。
· 下风:下方,表示禹对伯成子高的尊敬。
· 不赏而民劝:无需奖赏,百姓自然勤勉。
· 阖行邪:为什么不走开呢?“阖” 同“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