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第21节4 隩ào,“室而隩无阼,则乱于堂室矣”

· 奥: 音ào。指宫室内部的西南角,是家中祭祀设神主或最尊长者所居坐的位置,象征最尊贵、最隐秘之处。

· 阼: 音zuò。指堂前东面的台阶,是主人站立以接待宾客或举行典礼的地方,象征主人的主权和地位。

· 乱: 混乱,秩序败坏。

· 堂: 宫室的前厅,是举行仪式、接待宾客的开放空间。

· 室: 这里指内室,是私人居住的空间。

翻译:

如果一座宫室没有设置“奥”和“阼”的分别,那么堂和室(内外尊卑)的秩序就混乱了。

着作介绍

· 《孔子家语》:又名《孔氏家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孔门弟子言行思想的古籍。其内容丰富,许多篇章比《论语》更为详细具体。历史上曾一度被怀疑是三国时期王肃伪造的“伪书”,但随着近代出土文献(如河北定县汉墓竹简、安徽阜阳双古堆汉简)的发现,证明其核心内容确有古老的渊源,并非王肃凭空杜撰,很可能是在先秦旧籍基础上整理编纂而成。它对于我们研究孔子和早期儒家思想具有非常重要的补充价值。

典故背景

1. 古代宫室制度:中国古代建筑(尤其是宫室)不仅是居住空间,更是礼制思想的物质载体。一座标准的士大夫以上的住宅,其结构如“前堂后室”、“登堂入室”等,都蕴含着严格的礼仪规范。

· 堂:地势高,开阔,是公共活动空间,代表“外”与“尊”。

· 室:位于堂后,地势稍低,是私人空间,代表“内”与“私”。

· 奥:室内最尊之位。

· 阼:堂上主位之阶。

“奥”与“阼”一内一外,一隐一显,共同构成了主人身份和家庭内部尊卑秩序的空间坐标。

2. 孔子的礼治思想:孔子身处“礼崩乐坏”的春秋末期,他一生致力于恢复和弘扬周礼。他认为,“礼”的本质不是虚伪的形式,而是为社会提供一套明确的行为规范和秩序框架,以此来区分职责、明辨是非、调和人情,从而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寓意

1. 秩序源于规范:这句话的核心寓意是,任何系统的正常运行都依赖于清晰、稳定的内在结构和规则(“礼”)。没有“奥阼”这样的空间规范,建筑就失去了功能和精神上的秩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