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谋士共商决胜策 徐军智谋破后隋

徐骁率领着威名赫赫的徐家军,如同一股汹涌的洪流,直逼后隋都城。此刻,攻城之战已然持续到了第四日。

天边刚刚泛起鱼肚白,晨曦如一层薄纱,轻柔地洒在大地上。徐家军的营地中,那一面面战旗在微风中轻轻飘动,发出“猎猎”的声响,仿佛在低吟着战事的紧张与残酷。每一面战旗都承载着徐家军的荣耀与使命,在晨光的映照下,显得格外醒目。

徐骁身披墨色战甲,那战甲历经无数次战斗的洗礼,早已布满了岁月的痕迹,但在晨光下依旧闪烁着冷冽的光芒,仿佛一头蛰伏的猛兽,随时准备爆发出惊人的力量。他稳稳地骑在高头大马之上,身姿挺拔,犹如一座不可撼动的山峰。他的目光如炬,紧紧地盯着后隋都城的城墙,眼神中透露出坚定与果敢,仿佛要将那城墙看穿,洞察城内的一切动静。

“将军,今日是否全力攻城?”身旁的副将满脸期待,眼中满是炽热的战意。他跟随徐骁多年,深知徐骁的勇猛与智慧,每一次战斗都渴望能随将军冲锋陷阵,建立不世之功。

徐骁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那笑容中,既有对局势的掌控,又有对敌人即将陷入陷阱的得意。他缓缓说道:“不必,今日依旧如前几日般,简单攻打一番便撤。”副将虽心有疑惑,但深知将军谋略过人,每一次决策都蕴含着深意,不敢多言,恭敬地领命而去。

随着战鼓擂动,那激昂的鼓声如同一记记重锤,敲击在每一个士兵的心头。徐家军如猛虎下山般冲向都城,喊杀声震天动地。然而,这看似凶猛的攻势,实则未尽全力。士兵们虽然奋力向前,但步伐中却透着一丝有序的克制,仿佛在按照某种既定的计划行事。

后隋守军站在城墙上,看着徐家军的攻势,心中稍安。他们本以为徐家军会如潮水般汹涌而来,给予他们致命一击,却没想到今日的攻势竟如此“温和”。然而,他们却不知,这正是徐骁的“假装示弱,麻痹敌人”之计。徐骁深知,后隋都城城墙坚固,守军众多,若强行攻城,必将付出惨重的代价。他故意示弱,让后隋守军放松警惕,为后续的计划创造机会。

不多时,徐骁一声令下,徐家军如退潮之水,迅速撤回营地。那整齐有序的撤退,仿佛是一场精心编排的舞蹈,没有丝毫的慌乱。

徐骁回到营帐,坐在案前,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发出有节奏的声响。他的眉头微微皱起,心中思索着李义山此去后宋的进展。李义山乃是他帐下的谋士,足智多谋,深得他的信任。此次派李义山前往后宋,是整个计划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他深知,后宋的态度至关重要,若能说服后宋与徐家军合作,灭后隋之事便多了几分胜算。

与此同时,李义山带着使臣一路风尘仆仆,终于抵达后宋朝堂。后宋朝堂之上,金碧辉煌,雕梁画栋,彰显着皇家的威严与尊贵。大臣们分列两旁,神情肃穆,气氛庄严肃穆。李义山身着一袭素色长衫,气质儒雅,宛如一位翩翩君子。他迈着沉稳的步伐走进朝堂,每一步都显得从容不迫。他向小皇帝行礼,动作优雅而规范,尽显大国使臣的风范。

后宋小皇帝端坐在龙椅之上,年纪尚轻,但眼神中却透着一股聪慧与果敢。他看着眼前这位文人气息浓厚的李义山,心中不禁生出几分好感。他微微坐直身子,开口问道:“不知徐家军派贵使前来有何事?”那声音清脆而响亮,在朝堂上回荡。

李义山微微躬身,目光坚定地看着小皇帝,问道:“陛下可是已经答应后隋出兵相助与我徐家军相抵抗?”他的声音沉稳而有力,仿佛带着一种无形的压力。

小皇帝一愣,没想到李义山如此直接。他微微皱眉,心中有些不悦,但很快镇定下来。他清了清嗓子,说道:“是的,贵使。我后宋与后隋乃唇齿相依,若你徐家军灭了后隋,接下来恐怕就是后宋了吧。”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警惕,仿佛在审视着李义山的来意。

李义山心中暗赞小皇帝的敏锐,他笑着说道:“陛下所言极是,但陛下可曾想过,后隋送给陛下的两座城市,倘若贵国与后隋联军击败我徐家军,那么一两年后,这两座城池还会在后宋么?”他的声音不高,但却如同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层层涟漪。

此言一出,朝堂上顿时一片哗然。大臣们纷纷交头接耳,议论纷纷。有的大臣眉头紧锁,陷入了沉思;有的大臣则满脸愤怒,认为李义山是在挑拨离间。

小皇帝也被李义山的话惊到了,他眉头微皱,陷入了沉思。他深知,后隋与后宋之间的关系复杂而微妙。后隋虽然送了两座城池给后宋,但谁又能保证在击败徐家军后,后隋不会反悔呢?

李义山接着说道:“我们徐家军攻打后隋乃是离阳王朝的旨意,因前几年后隋无故斩杀了离阳的商队数十人,离阳王朝一直寻找机会想要灭了后隋。如果贵国与我们徐家军合作,那么后宋得到的不止是两座城池。”他的眼神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仿佛已经看到了后宋与徐家军合作后的美好前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小皇帝眼中闪过一丝惊喜,面露喜色道:“不知徐家军派贵使前来,怎么合作呢?”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期待,仿佛已经看到了后宋版图的扩大。

李义山心中一喜,知道小皇帝已然心动。他连忙回答道:“我们将军说,如果贵国与我徐家军合作,待灭了后隋后,城池对半分,由后宋先挑选一半,剩下的由徐家军接管。”他的语气诚恳而坚定,仿佛在向小皇帝许下一个美好的承诺。

小皇帝激动地站起身来,双手撑在龙椅的扶手上,说道:“好好。寡人可以答应你。”他的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笑容,仿佛已经看到了后宋的崛起。

然而,就在此时,一个主张联合后隋的将军站了出来。他身着铠甲,身材魁梧,满脸横肉。他大声说道:“禀陛下,我们已经答应了后隋,联合抗击徐家军,昨天后隋使者刚走,今天就和徐家军合作,如此行事,其他诸侯国将如何看我后宋?”他的声音洪亮而愤怒,仿佛在质问小皇帝的决定。

话音刚落,一个反对联合后隋的文臣也站了出来。他身着长袍,文质彬彬,眼神中透露出睿智的光芒。他说道:“于将军,国家利益为最高利益,两座城池和十几座城池相比,傻子也会选择十几座城池吧!”他的声音清脆而响亮,仿佛在为小皇帝的决策辩护。

于将军被怼得满脸通红,怒目圆睁,他指着文臣说道:“你……你这是背信弃义,不顾国家声誉!”他的声音因为愤怒而有些颤抖。

文臣却不慌不忙地说道:“于将军,在国家利益面前,声誉不过是虚名而已。若能获得十几座城池,后宋的实力将大大增强,其他诸侯国又岂敢轻易冒犯?”他的语气坚定而自信,仿佛已经看到了后宋的辉煌未来。

朝堂上顿时分成了两个派系,争吵声此起彼伏。主张联合后隋的一派认为,背信弃义会遭天下人唾弃,且后隋实力不容小觑,与徐家军合作风险太大。他们担心一旦合作失败,后宋将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而反对联合后隋的一派则坚持,国家利益至上,十几座城池的诱惑足以让他们冒险一试。他们认为,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不能轻易错过。

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争论了一个时辰,依旧没有分出胜负。小皇帝坐在龙椅上,眉头紧锁,心中烦躁不已。他猛地一拍龙椅,大声说道:“都给寡人安静下来!”那声音如同一记惊雷,在朝堂上炸响。

朝堂上顿时鸦雀无声,大臣们纷纷低下头,不敢再言语。小皇帝深吸一口气,平复了一下心情,看着李义山说道:“贵使可以说说如何合作吗?”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期待,仿佛在寻找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

李义山面带微笑,心中暗喜,知道事情基本成了。他连忙行礼,说道:“禀陛下,贵国的军队按照和后隋说好的计划进行前去支援,待到合适时机,我徐家军会发出信号,彼时,只需要贵国军队在后隋军中斩杀后隋军即可,我徐家军便会从正面直扑后隋大军。”他的声音沉稳而清晰,仿佛在向小皇帝描绘一幅胜利的蓝图。

小皇帝沉思片刻,觉得此计可行。他心中明白,若能成功与徐家军合作,后宋将获得巨大的利益。但他也担心此举会引发其他诸侯国的不满,给自己带来麻烦。然而,一想到那十几座城池的诱惑,他便又坚定了决心。他说道:“好,寡人答应与徐家军合作,烦请贵使回去和徐家军说明后宋愿意与徐家军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