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长陵……” 徐骁低声念出这个名字,眼神中泛起一丝复杂的情绪。赵长陵是北凉的重要谋士,当年为北凉立下过不少功劳,可惜在西楚之战中不幸身亡。他没想到,赵长陵的影响力竟然如此深远,即便死后,还能让姚简与叶熙真为了他的 “遗志”,做出这般极端的事情。
小主,
徐骁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发出 “笃笃” 的声响。书房内陷入了短暂的沉默,只有油灯燃烧时发出的细微 “噼啪” 声。褚禄山坐在一旁,没有言语,他深知徐骁的性格,在没有思考清楚之前,不会轻易做出决定。而且他更了解徐骁的为人,只要事情不涉及到底线,徐骁往往不会轻易起杀心。
过了约莫一盏茶的时间,徐骁才停下敲击桌面的手指,抬眼看向褚禄山。褚禄山见状,知道徐骁已经有了初步的想法,便轻轻问道:“义父,此事该如何处置?姚简与叶熙真二人,竟敢暗中策划刺杀世子,若不加以严惩,恐怕难以服众,也会让其他人觉得北凉王府的规矩形同虚设。”
徐骁听到褚禄山的问题,没有第一时间答复。他再次拿起书桌上的信纸,仔细看了一遍,仿佛要将每一个字都刻在脑海中。片刻后,他才缓缓开口,声音低沉而坚定:“此事暂不追究。”
褚禄山听到这个决定,脸上露出一丝惊讶,他没想到徐骁会做出这样的选择。毕竟刺杀世子可不是小事,若就这么轻易放过,确实有些说不过去。
似乎察觉到了褚禄山的疑惑,徐骁继续说道:“看在你们已故义母的面子上,暂且饶他俩一次。当年义母在世时,对姚简与叶熙真也颇为照顾,若今日我严惩他们,恐怕义母在天之灵也会不安。” 提及已故的王妃吴素,徐骁的语气中多了几分柔和与怀念。
他顿了顿,话锋一转,语气变得严厉起来:“但这并不代表他们可以为所欲为。你这边的拂水房,必须给我盯紧了姚简与叶熙真二人,他们的一举一动都要记录在案,随时向我汇报。但凡他们再有任何异动,哪怕只是一点苗头,也绝不姑息!”
褚禄山听到徐骁的后续安排,心中的疑惑顿时消散。他明白,徐骁并非真的纵容姚简与叶熙真,而是念及旧情,给他们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同时,也通过拂水房的监视,对他们形成震慑,防止他们再做出危害北凉王府的事情。
“是,义父!禄球儿明白,定当安排妥当,绝不会让他们再有机会兴风作浪!” 褚禄山郑重地说道,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决心。对他而言,无论是徐骁,还是已故的义母吴素,只要是他们提出的要求,他都会不打折扣地完成,其他的事情,他从不多问,也从不质疑。这正是徐骁看重他的原因,也是他能够一直掌管拂水房这一重要机构的不二人选。
随后,褚禄山又向徐骁汇报了一些拂水房近期调查到的关于离阳王朝和北莽及匈奴的情报,确认没有其他紧急事务后,便起身向徐骁告辞,转身离去处理监视姚简与叶熙真的事宜。
书房内再次恢复了寂静,徐骁独自坐在书案前,目光落在窗外漆黑的夜空上。他脑海中不断回响着褚禄山的话,以及姚简与叶熙真策划刺杀的阴谋。这件事让他意识到,北凉王府内部并非表面上那般平静,隐藏的暗流远比他想象的要汹涌。
他轻轻叹了口气,将思绪从姚简与叶熙真的事情上拉回,重新聚焦到为徐凤年挑选第二个大丫鬟的事情上。红麝已经安排妥当,可仅凭红麝一人,终究还是有些单薄。无论是将来徐凤年外出游历,还是留在北凉,都需要有可靠的人在身边贴身守护。
徐骁起身走到书架前,目光扫过一排排整齐摆放的书籍,心中思索着合适的人选。北凉王府的丫鬟众多,可真正能担此重任的,却寥寥无几。既要武功不错,能够在危急时刻保护徐凤年的安全,又要心思细腻,懂得照顾人的起居生活,最重要的是,必须忠心耿耿,绝不能像姚简与叶熙真那般,心怀二心。
他手指划过书架上的书籍,脑海中不断筛选着符合条件的人选,可一时之间,却始终没有找到一个满意的答案。夜色渐深,书房内的油灯依旧亮着,徐骁的身影在灯光下显得格外坚定,他知道,为徐凤年找到合适的守护者,刻不容缓,无论花费多少时间,他都必须找到那个可靠的人……
————————————————
正所谓:
北凉王爷徐骁忙,为儿布局费思量。
梧桐院里需护障,红麝入府当丫鬟。
一人守护恐不够,再寻人手心中筹。
忽闻院中来急报,世子杀刺胆气豪。
徐骁闻之惊又喜,速往院中把儿语。
莫露锋芒藏真意,纨绔模样才安全。
徐凤年听父言劝,表面顽劣把身掩。
一月之后真相显,义子策划心不善。
念及亡妻吴素面,暂饶一次观后变。
禄山盯紧勿松懈,再犯严惩不赦免。
安排人手仍未断,只为世子能平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