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凤城重逢情意浓 公孙杨逝梦成空

几日后的一个傍晚,鱼龙帮在一处客栈歇脚。公孙杨提着两壶酒,径直走到徐凤年房间门口,轻轻敲门。徐凤年开门见他,嘴角勾起一抹笑意:“公孙兄深夜来访,可是有要事?”

公孙杨举起酒壶,笑着答道:“无事不登三宝殿,只是想找徐兄弟喝两杯。”

徐凤年侧身让他进屋,打趣道:“依我看,是无事献亲情才对。”

两人相对而坐,没有多余的客套,拿起酒壶便直接对饮。辛辣的酒水入喉,却暖了人心。喝到酣处,公孙杨放下酒壶,眼神变得郑重起来:“徐兄弟,有件事想求你。他日若鱼龙帮遭遇危难,尤其是刘小姐和王大石遇到危险,还望你能出手相助。”

徐凤年没有丝毫犹豫,爽快应道:“好!公孙兄放心,只要我在场,定不会让他们出事。” 简单一个 “好” 字,却重如千斤,让公孙杨瞬间放下心来。他知道,徐凤年虽是江湖中人,却重诺守信,只要答应的事,便绝不会反悔。

男人之间的情谊,从不如女子那般微妙细腻,却多了几分坦荡与真诚。笨的男人习惯沉默寡言,少说话少犯错;聪明的男人则习惯心存戒备,把任何人都想得复杂些,对陌生的人和事多几分疑问,以免自己吃亏上当。可一旦跨过这层隔阂,彼此敞开心扉,便会生出天底下最真挚的情谊 —— 互诉过往,以心换心,无需遮掩,无需伪装。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公孙杨便是如此。几杯酒下肚,他彻底放下戒备,向徐凤年说起了自己的武功底子:“我早年曾拜名师学艺,最擅长箭术和刀法,年轻时也曾在江湖上闯出过一些名声。” 他还说起倒马关一战中,周自如背后那位身份不明的女子,“那女子武功高强,行事跋扈,绝非普通人家出身,日后若再遇上,徐兄弟需多加小心。” 言语间,满是对徐凤年的提醒与关切,也毫不掩饰对徐凤年修为的佩服,“徐兄弟年纪轻轻,武功却如此了得,将来必定前途无量。”

徐凤年一边听,一边静静品酒,偶尔点头回应。他心思敏锐,从公孙杨的话语中,听出了几分蹊跷 —— 公孙杨武功不俗,言谈间也透着几分见识,绝非甘心屈居人下之辈,为何会屈身在鱼龙帮这样的小帮派里?

于是他忍不住问道:“公孙兄武功如此高强,为何不去北凉谋个官位?北凉素来重视人才,以公孙兄的本事,定能得到重用,总比在江湖上奔波劳累要好得多。” 话音刚落,他又话锋一转,说起春秋之战时的往事,“当年西蜀面对北凉铁骑,曾誓死不降。西蜀剑皇战死沙场,皇帝自缢殉国,朝中各部文武官员,更是人人赴死,仅在阵亡名单上的,就有足足两千多人。其中还包括了素有‘西楚公孙删连珠’之称的公孙家族,听说那家族中人,个个都是忠肝义胆之辈。”

徐凤年的话,像一把钥匙,打开了公孙杨尘封已久的记忆。他端着酒壶的手微微颤抖,眼神瞬间变得复杂起来 —— 有悲痛,有不甘,还有几分难以言说的无奈。他沉默了许久,才缓缓开口,声音带着几分沙哑,说着只有自己能听到的话:“君王死社稷,臣子死君王,当年西蜀覆灭时,我本也想随先帝和族人一同赴死,慷慨就义,不辱公孙家族的名声。可偏偏在那时,我被几个忠心的族人强行带走,一路辗转逃到了北莽,从此过上了颠沛流离的日子。想死,却死不得;想活,却活得如同行尸走肉。”

说到这里,公孙杨猛地灌下一大口酒,酒水顺着嘴角流下,浸湿了衣襟。他看着徐凤年,眼中闪过一丝挣扎,似乎想说什么,却又犹豫着不敢开口。

徐凤年将这一切看在眼里,虽然不知道刚穿公孙杨嘴里嘟囔着什么,但还是轻轻放下酒壶,语气平静却带着几分力量:“公孙兄,有些事憋在心里久了,会憋出病来。你我今日一见如故,若有什么心事,不妨说出来听听。只是我有一事想提醒公孙兄 —— 出卖朋友,拿朋友的头颅换来的酒,就算再名贵,也算不上什么好酒。喝那样的酒,只会脏了自己的嘴,也寒了自己的心。”

这句话,像是一道惊雷,狠狠击中了公孙杨的内心。他浑身一震,看着徐凤年,眼中满是震惊与慌乱,随即又恢复了平静。他知道,徐凤年已经察觉到了什么,却没有点破,而是给了他一个台阶。这份通透与包容,让他心中更加愧疚。

两人不再多言,只是一杯接一杯地喝酒。酒液入喉,却再也品不出辛辣,只剩下满心的苦涩。这场酒,没有欢声笑语,却喝得格外尽兴,直到月上中天,公孙杨才提着空酒壶,踉踉跄跄地离开。临走前,他深深看了徐凤年一眼,眼神复杂,似有千言万语,却最终只化作一句 “多谢徐兄弟”。

历经一路的风风雨雨,闯过无数的艰难险阻,鱼龙帮终于将货物安全送到了目的地 —— 北莽南部的一座小城。雇主魏丰老先生是当地有名的富商,为人和善,见货物平安送达,十分高兴,特意在府中摆下宴席,招待鱼龙帮众人。

宴席上,众人推杯换盏,气氛热烈。刘妮蓉和王大石脸上满是喜悦,帮中弟子也个个眉开眼笑,连日来的疲惫仿佛都在这欢声笑语中消散了。徐凤年坐在角落,看着眼前的热闹景象,却没有太多兴致。他知道,有些事,终究要做个了断。

宴席散后,徐凤年没有回客栈,而是径直走向公孙杨的房间。他轻轻敲门,里面传来公孙杨的声音:“进来吧。”

徐凤年推门而入,见公孙杨正坐在桌前喝茶,便笑着说道:“公孙兄,深夜叨扰,是想跟你讨杯茶喝。”

公孙杨抬头看他,眼神平静无波:“徐兄弟客气了,坐吧。” 他给徐凤年倒了一杯茶,递了过去。

徐凤年接过茶杯,却没有喝,而是开门见山,语气严肃起来:“公孙兄,我今日来,并非只为讨茶。我知道你的真实身份 —— 你是西蜀公孙家族的后人,当年西蜀覆灭后,你逃到北莽,却一直对北凉心存怨恨,认为是北凉毁了你的家国。这些年,你潜伏在鱼龙帮,实则是在为北莽传递北凉的军事情报,想借此为西蜀报仇,对吗?”

公孙杨听到这番话,身体猛地一僵,手中的茶杯险些掉落。他抬起头,看着徐凤年,眼中先是满满的惊讶 —— 他没想到自己隐藏得如此之深,竟还是被徐凤年看穿了。随即,惊讶变成了慌乱,他张了张嘴,想要辩解,却发现喉咙像是被堵住一般,说不出一个字。

小主,

紧接着,一丝杀意在他眼中闪过。他知道,徐凤年既然已经知晓真相,定然不会放过他。他缓缓握紧了藏在袖中的短刀,身体微微前倾,随时准备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