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幽州对峙

张怀义深吸了一口气,忍着肩头的火辣疼痛,整理了一下被抽裂的官袍,竟再次对着面沉似水的黄晏,深深一揖到底,姿态放得极低:

“王爷息怒!是下官麾下儿郎们无状,惊扰了王爷虎威。王爷若心中气愤,尽管再抽打微臣几下出气,臣绝无怨言!”

他这话以退为进,将“忠于职守”和“忍辱负重”的形象塑造得更加彻底。他抬起头,目光平静地看着黄晏,继续道:

“王爷,非是臣有意刁难。幽州重地,关系京师安危,没有朝廷明令,臣若私放大军入关,便是万死难赎之罪!王爷若信得过微臣,不如……由微臣代为向永安传信,将王爷率军抵达幽州、意欲勤王之事,禀明圣上与朝廷。恳请宫中下发明旨,大开幽州关城,迎王师入京。只是……”

他话锋一转,露出了无奈的神情:“只是这信使往来,即便加急,一来一回,也需数日工夫。恐怕……要劳烦王爷大军,在此暂歇几日了。”

阳光炽烈,照在双方将士冰冷的甲胄上,反射出令人心悸的光芒。黄晏手握马鞭,指节因用力而发白,他死死地盯着眼前这个看似谦卑、实则油盐不进的张怀义,胸膛剧烈起伏。

作为结义妹妹张雨菲的父亲,他与自己是早就相熟的,如今这副公事公办的态度,显然已经点明了他的立场,这幽州城门,看样子是没那么好开的了。

杀了他?强行攻城?那自己这“勤王”之举,立刻就会坐实为“叛乱”。

接受他的“建议”?且不说那“数日”是真是假,就算信使真的派出,这消息送到被朱璧永掌控的朝廷手中,又会引出何等变数?朱璧永会坐视自己这三万大军兵临城下吗?

黄晏知道,自己陷入了了一个精心编织的政治与军事的双重困局。

饶是他再正义、再急躁,也不可能有理由指使手下兵员强攻幽州城。更何况,凭自己三万兵力,恐怕根本就突破不了城内两万训练有素的大军。

气氛一时之间无法缓解,汗水开始浸出面庞。

张怀义的脸上没有任何神色,仿佛这幽州城一般镇定,在他一旁的张云川倒是有些怯怯的样子,双腿微微抖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虽然皇帝没有直接赐予「赵王」什么权柄,但生杀予夺他这样一个知府,完全如同碾死一只蚂蚁一样简单,就算是身后的河东张氏,也要不了任何交代。

眼见几人僵持在此,「亘武校尉」陈闯没了耐性,直接一扭矛头,猛冲张怀义官帽而去。

张怀义身后亲兵发现了陈闯动静,大喝一声:

“竖子尔敢!”

那声音仿佛冲破耳膜,随即双手擒住面前的张怀义,狠狠发力,将他扭转至一侧,自己则徒手直奔矛头而去。

电光火石之间,陈闯发力不曾卸下,那亲兵也无畏无惧。

只一个照面,长矛前刺的趋势竟然被他蛮力所阻挡,但那亲兵也吃不得好,被力道推了出去,身子往后移了几尺有余。

这一下变故,兔起鹘落,出乎所有人意料。

陈闯只觉矛杆上传来的反震之力刚猛无匹,虎口隐隐发麻,心中不由一惊,暗道:

“好大的力气!”

他定睛看去,只见那出手之人,并非什么彪形大汉,而是一名年约二十三四的青年军士,身着普通亲兵服色,身形算不得魁梧,但站定之后,自有一股渊渟岳峙的气度。

方才他空手硬撼矛锋,掌心虽已被划破,鲜血淋漓,却眉头都未曾皱一下,只是稳稳地护在张怀义身前,目光沉静地看向陈闯,更准确地说,是看向陈闯身后,端坐于马上的「赵王」黄晏。

“子昇!你……”

张怀义惊魂甫定,看着挡在自己身前那宽阔却并不雄壮的背影,低呼出声,语气中带着后怕与一丝不易察觉的感激。

这亲兵唤作熊龙祥,表字子昇,长沙府醴泉人士。此刻,他无视掌心血迹,再次抱拳,声音清越而沉稳,对着陈闯,更是对着黄晏:

“末将熊龙祥,情急护主,冒犯将军虎威,请王爷、将军降罪!”

他的应对,不卑不亢,既全了护卫主将的忠义,又给足了黄晏面子,将冲突的性质限定在了“护主”与“冒犯”之间,而非两军对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