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外汇与物资,海外渠道。

收到海外侨胞大量外汇与物资,傅水恒团长却决定全部上交,引发内部不解。

陈川参谋长力排众议:“我们要建的不是仓库,是通往未来的桥梁。”

日军特工队疯狂截击物资通道,独立团竟用假情报引诱敌人进入雷区。

当副总指挥看到我们绘制的全球物资网络图时惊叹:“一个团竟有如此战略眼光!”

护航队首战那夜,风雪中的刺刀映着月光,傅必元政委望着血染的运输线喃喃道:“这影响力……真大啊!”

---

师部的表彰通报和随军记者斯诺先生那篇《山西山区的新式战术》在英美报刊上引发的后续效应,像两块先后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涟漪尚未完全扩散,真正的滔天巨浪便接踵而至。

最先察觉到异样的是团部通讯班。原本相对规律的通讯频率被彻底打破,来自天津、上海、香港,甚至远至旧金山、新加坡的电报,雪片似的飞来。开始还多是询问、致敬,很快,内容就变成了实质性的——汇款通知。

“团长!政委!参座!” 通讯班长抱着一摞刚译出的电文,几乎是撞开了团部木板门,脸上是混杂着激动与茫然的红晕,“又……又来了三封!香港汇丰的,美金,加起来这个数!”他伸出一只手,五指张开,反复翻了两次。

傅水恒团长从地图上抬起头,浓黑的眉毛拧着,接过电文扫了一眼,没说话,递给了旁边的傅必元政委。傅政委扶了扶眼镜,仔细看着,镜片后的眼睛越睁越大,半晌,才倒抽一口凉气,把电文放在桌上,手指在上面点了点,“水恒,这……这已经不是热情了,这是火山喷发啊。”

我走过去,拿起那几份电文。冰冷的纸张上,印刷体的英文和数字背后,是滚烫的、跨越重洋的赤子之心。海外侨胞们,被斯诺的报道深深触动,将他们缩衣节食省下的血汗钱,千方百计汇了过来,指明援助“八路军独立团”。除了外汇,还有一些电报是告知已启运的物资清单,药品、奎宁、通讯器材、甚至还有小型机床的部件。

团部里一时寂静,只有油灯灯芯偶尔爆开的噼啪声。这突如其来的、巨大的支持,带来的不仅是喜悦,更是一种沉甸甸的压力。

傅水恒沉默地走到窗前,望着外面黑沉沉的山区夜色。他的背影如山岳般沉稳,但紧握的拳头透露着内心的波澜。许久,他转过身,目光扫过我和傅必元,声音低沉而坚定:“老傅,老陈,我的意见,这些外汇和物资,我们独立团,一分不留,全部上交总部,由老总们统一分配。”

这话一出,傅必元政委愣了一下,下意识地开口:“全部?水恒,我们团现在也确实……”

傅水恒抬手打断他,走到那张简陋的山西地图前,手指却仿佛点在了更广阔的世界版图上:“我明白咱们缺。但你们想想,侨胞们捐助我们,是因为我们独立团打了几个胜仗,但根本上,是为了支持我们整个八路军,整个敌后抗战!这笔钱物,放在我们团,能改善我们的装备,能让我们多吃几顿饱饭。但放在总部,就能变成更多部队的枪支弹药,就能支撑起整个华北敌后的医疗、后勤!这个道理,我们得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