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立体作战,思维超前。

更绝的是,傅师长命令用迫击炮向被围日军发射“补给品”——不是弹药,而是食物和药品。

“他们弹药充足,但食物和药品肯定短缺。”傅师长解释,“我们送他们最需要的东西,反而会瓦解他们的抵抗意志。”

果然,几小时后,第一面白旗从日军据点中举起。

下午四时,战斗基本结束。我们以极小的代价全歼日军一个联队,俘虏超过八百人,缴获的武器装备堆积如山。

战后总结会上,各团指挥员兴奋地交流着这次全新作战模式的体验。

“以前打仗靠的是勇气和牺牲,今天我才知道,仗还可以这样打!”一团长激动地说。

二团长接口道:“最重要的是,伤亡大大减少了。我的团今天阵亡不到二十人,要是放在以前,这种规模的战斗起码要牺牲一百多人。”

傅师长静静地听着,等到大家说得差不多了,他才开口:“今天的胜利,不是因为我傅水恒有多厉害,而是因为我们掌握了更先进的作战思维。但是...”

他停顿了一下,环视全场:“这种作战方式对纪律、训练和协同要求极高。今天的成功,离不开平时严格的训练和各部队的密切配合。”

散会后,我和傅师长并肩走在刚刚平静下来的战场上。夕阳的余晖洒在田野上,战士们正在打扫战场,医护兵在救治伤员,后勤部队在清点物资。

“老陈,你觉得这种作战模式能推广吗?”傅师长突然问。

我想了想:“短期内恐怕很难。它对指挥员素质、部队训练水平和后勤保障要求太高了。但作为精锐部队的作战方式,完全可以。”

傅师长点点头:“是啊,路要一步一步走。不过总有一天,我们的全军都会掌握这种作战思维。”

夜幕降临时,我独自登上观察所的高地。远方的太行山在暮色中若隐若现,脚下的土地还残留着战火的温度。

我想起傅师长曾经说过的话:“未来的战争,将是体系与体系的对抗,而不是简单的兵力兵器比拼。”

今天,我亲眼见证了这种“体系作战”的威力。它不仅仅是战术层面的创新,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革命。在这种思维下,每一个士兵、每一件武器、每一个信息都成为整体的一部分,共同构成无坚不摧的力量。

回到指挥部,我开始撰写战斗总结。笔墨在纸上沙沙作响,我详细记录了立体作战的每一个细节——从电子干扰的开始时间到各兵种协同的关键节点,从侦察系统的运用到心理战的效果。

傅必民推门进来,递给我一杯热茶:“还在写总结?”

“这么重要的经验,必须详细记录。”我头也不抬地回答,“这种立体作战思维,可能会改变我们今后的所有作战方式。”

傅政委在我对面坐下,沉默片刻后说:“老陈,你有没有觉得,老傅带来的不仅仅是新武器,更是一种...一种我们从未想象过的可能性?”

我放下笔,看向窗外繁星点点的夜空。

“是啊,他让我们看到了未来的样子。”

而我知道,今天这场立体作战的胜利,仅仅是个开始。在傅水恒师长的带领下,我们独立师将继续以超前的思维,在这片饱经战火的土地上,书写属于中国人民的抗战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