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空在前方鏖战,后方绝不能乱!”程昱沉声道,“明远,你主持尚书台,位处中枢,任何风吹草动都瞒不过你。务必严密监控粮草、军械调运,确保万无一失,不给任何人可乘之机。同时,留意朝中动向,尤其是与宫中往来密切者,若有异常,立刻报我!”
“暮明白。”陈暮肃然应道。他知道,程昱这是在向他分配稳定后方的重任。前方的战争是明刀明枪,后方的博弈则是暗箭难防。
从程昱府中出来,陈暮感到肩上的担子又重了几分。他不仅要保障前线物资,还要分神应对后方可能出现的政治危机。
回到尚书台,他立刻召见徐元,将程昱的担忧和自己的部署一一交代。
“加强各地粮仓、军械库的守备,增派可信之人巡查。所有运往前线的物资,交接手续必须加倍严格,核验人员增加一倍,确保不出任何纰漏。”陈暮指令清晰,“另外,设法留意伏完等人家中近日宾客往来,有无异常聚会,但切记,不可打草惊蛇,只需留意动向即可。”
“是!”徐元感受到气氛的紧张,郑重领命。
处理完这些,陈暮独自坐在值房中。窗外,许都的天空依旧,但他却仿佛能嗅到空气中弥漫的不同寻常的气息。那是阴谋的味道,是权力在暗处滋生腐败与背叛的味道。
他想起了荀彧。老师当年,是否也曾面临如此内外交困的局面?既要辅佐雄主,又要维系那摇摇欲坠的汉室尊严,最终却在理想与现实的夹缝中走向毁灭。
他又想起了曹操那双锐利而多疑的眼睛。司空在前方受挫,对后方的猜忌是否会加深?那些流言,那些旧臣的异动,是否会让他联想到自己这个“外人”?毕竟,自己与崔氏的联姻,在某种程度上,也算是与旧士族有了牵连。
一种孤立无援的感觉,悄然袭上心头。前方战事不利,后方暗流涌动,自己身处漩涡中心,仿佛随时可能被这滔天浊浪所吞噬。
他的目光,不由自主地再次落在那方随身携带、此刻正静静置于案头的黑色砥石上。它依旧是那般沉默,那般坚硬,无论外界是风雨还是惊涛,它自岿然不动。
“任它浊浪惊涛,我自砥柱中流……”陈暮低声自语,仿佛从这冰冷的石头中汲取着力量。他不能乱,不能倒。他是曹操钉在后方的一颗钉子,是维系大军命脉的枢纽,也是程昱稳定朝局的重要一环。
他深吸一口气,将心中那些纷乱的思绪强行压下,重新摊开一份关于江东孙权近期动向的情报分析。南征之战,牵一发而动全身,他必须考虑到所有可能。
夜色渐深,尚书台的灯火依旧长明。陈暮伏案疾书的身影,与案头那方沉默的砥石,共同构成了一幅在惊涛骇浪中,坚守与支撑的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