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皮肤黝黑、操着浓重交州口音的老船匠,正在向赵云和黄忠讲解:“将军,按您的要求,此船侧重灵活与速度,可载兵五十,设八对桨,帆不大,但顺风逆风皆可行。船首包铁,可撞击,两侧设弩窗,可发射火箭弩矢。”
赵云仔细观察着船体结构,点头道:“甚好。交州水情与长江不同,我军亦无江东那般雄厚财力打造庞大舰队,便以此等轻捷战船为主,辅以小型走舸,专司江河巡防、护卫粮道,以及……未来或有的跨海之需。”他的目光投向东南方茫茫的海平面。
黄忠抚着花白的胡须,感慨道:“没想到老夫纵横陆上大半生,临老倒要开始琢磨这水上的营生。子龙,此事你多费心,陆上操练,交给老夫便是。”
就在这时,一名哨探匆匆来报:“赵将军,黄将军!巡河小队在下游三十里处,发现三艘形制可疑的船只,不似商船,亦非渔船,见我巡哨便迅速转向,遁入支流消失!”
赵云与黄忠对视一眼,神色俱是一凛。
“是江东的探子,还是本地不服管束的水匪?”黄忠沉声道。
“都有可能。”赵云目光锐利,“传令,加派巡河船只,扩大警戒范围。所有新建战船,加快进度!我们的时间,不多了。”
水军的建立,不仅是为了防御,更关乎未来能否打破地理封锁,获取战略主动。雏鹰试翼,风雨已至。
五岭北麓,零陵郡与桂阳郡交界处。
一支约百人的精干小队,身着便于在山林活动的劲装,正悄无声息地穿行在密林之中。他们并非曹军或江东军,而是由庞统亲自挑选、派出的荆州军精锐斥候,队长名为陈勇,乃是陈暮本家远支子弟,机警忠诚。
他们的任务,是翻越五岭,潜入荆州南部,侦察曹军与江东军在荆南的布防情况,并尝试联系可能仍在抵抗的旧部,建立情报网络。
“队长,前面就是湟溪关旧址了。”一名斥候压低声音道。昔日黄忠强攻夺下的关隘,如今已由江东军驻守,旌旗招展,守备森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陈勇打了个手势,小队迅速隐蔽。“绕过去。我们的目标是零陵、桂阳腹地,摸清敌军兵力分布、粮草囤积点,特别是……看看文聘将军旧部,是否还有人在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