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安十六年的初夏,许都丞相府内却弥漫着一股与季节不符的阴冷气息。曹操听着刘晔详细汇报出使交州的见闻,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紫檀木的椅背,发出笃笃的轻响。
“如此说来,那陈明远治下,竟是铁板一块,针插不进,水泼不进?”曹操的声音听不出喜怒。
刘晔躬身答道:“回丞相,正是。广信城内,法令森严,官吏守口如瓶,工坊军营皆难靠近。臣观其气象,政令畅通,民心似有依附,绝非寻常边陲州郡可比。其水军虽新立,然船制新奇,统领文聘亦非庸才。假以时日,必成心腹大患。”
一旁的贾诩缓缓睁开半眯的眼睛,声音低沉如古井无波:“丞相,陈暮已成势,急切难图。然其与孙权,仇恨已结,猜忌日深。不若……再添一把火,令其二人鹬蚌相争。”
曹操目光一闪:“文和有何妙计?”
贾诩澹澹道:“刘议郎此次出使,明面犒赏陈暮,暗探虚实,此事岂能瞒过江东耳目?丞相可再遣一密使,携‘厚礼’前往秣陵,面见孙权。使者当‘不慎’流露出朝廷对交州强盛、陈暮‘忠心’的赞赏与倚重,甚至可‘暗示’朝廷有意扶持陈暮制衡江东。同时,将刘议郎在交州所见之水军强盛、民心归附之情形,稍加渲染,告知孙权。”
程昱立刻领会了贾诩的意图,接口道:“此计大妙!孙权本就忌惮陈暮,若闻朝廷竟有扶持交州之意,必感惊惧愤怒。再闻交州实力增长之细节,其寝食难安矣!或可迫其不顾鲁肃之劝,提前对交州用兵!”
曹操抚掌大笑:“善!便依文和之计!人选嘛……”他目光扫过,“就让蒋干再去一趟江东吧,此人能言善辩,且与周瑜有旧,虽不成事,传递此等消息,倒也合适。”
一条毒辣的离间之计,便在许都丞相府中定了下来。
数日后,秣陵吴侯府。
孙权看着眼前笑容可掬、口若悬河的蒋干,只觉得胸口一阵阵发闷。蒋干带来的所谓“朝廷善意”和“曹操问候”,在他听来无比刺耳。尤其是蒋干“无意间”透露的,朝廷如何看重陈暮治理交州之功,如何赞赏其编练新军、打造战船以“拱卫海疆”,甚至隐晦提及朝廷希望南方安定,盼孙、陈二位重臣能“同心协力”为朝廷效力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