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8章 襄阳密议

魏砥 柯哀的罐头 2093 字 4天前

---

荆州北部,襄阳城。

此城北接宛洛,南控江汉,西连巴蜀,东瞰吴越,乃天下腹心,兵家必争之地。自赤壁战后,此处便成为曹魏南疆最重要的战略支点,由征南将军夏侯尚镇守,其麾下更有文聘旧部,熟悉水战,扼守汉水,与江东隔江对峙。

然而,近日的襄阳城,气氛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凝重。来自许都的密使,带来了魏王曹丕的最新旨意,以及散骑常侍司马懿的亲笔密函。

镇南将军府(曹魏在襄阳的官署)内,夏侯尚屏退左右,只留下心腹参军 赵俨 ,在烛光下仔细阅读着密函。夏侯尚年富力强,是曹氏宗亲中的佼佼者,但与张辽、曹真等宿将相比,资历稍浅,坐镇襄阳以来,一直以稳为主。

“仲达(司马懿字)之意……竟是让我暂缓对江东的压迫,甚至……可以默许其商船在江夏一带有限通行?”夏侯尚放下密函,眉头紧锁,脸上满是难以置信的神色,“这与大王之前严令封锁、全力支援张辽攻历阳的旨意,可是背道而驰!”

赵俨,字伯然,乃荆州名士,投效曹魏后以智计见称,深得夏侯尚信赖。他捋着短须,沉吟道:“将军,司马常侍此策,乃是基于大局之变。张辽将军顿兵历阳城下,久攻不克,损兵折将;西线曹真都督与诸葛亮对峙于五丈原,压力巨大;更兼江东水军袭扰沿海,霍峻甚至远窜青州……我国三面受敌,兵力钱粮,左支右绌。司马常侍此计,名为‘以东和促西定’,实则是断尾求生,集中力量先破蜀汉。”

他走到悬挂的荆州地图前,手指划过长江:“江东倚仗者,水军与长江天险。我强攻历阳,正堕其彀中,陷入消耗。不若暂且示弱,放开一道口子,使陈暮及其麾下生出懈怠之心,甚至诱使其内部那些渴望通商获利的士族大家与主战派产生分歧。待西线击败诸葛亮,我再整合力量,水陆并进,则江东可一鼓而下。”

夏侯尚并非庸才,立刻明白了其中的关键:“仲达是欲‘欲擒故纵’?但……放开江夏水道,岂非资敌?若江东趁机输送兵员物资至荆南,增强其西线力量,又如何?”

赵俨微微一笑:“将军所虑极是。故此‘放开’,非是全放。我可划定区域,只允许民用商船通行,且需接受我方盘查。数量、品类,皆可限制。此举,一来可安抚江东,示我好意;二来,商路一通,利益所在,江东内部必有倾轧,或可为我所用;三来……亦可借此渠道,安插细作,探听江东虚实。此乃阳谋,即便陈暮、庞统看穿,其内部亦难免因此生出波澜。”

夏侯尚沉思良久。他深知司马懿之能,也明白当前魏国面临的困境。继续维持对江东的全面高压,确实力不从心。若此计能成,哪怕只为西线争取到半年时间,也是值得的。

“只是……大王那里?”夏侯尚仍有顾虑,毕竟曹丕性情刚烈,此前对江东态度极其强硬。

“此策已得大王默许。”赵俨低声道,“司马常侍在信中言明,一切后果,由其承担。将军只需依计行事,并加紧整顿水军,操练士卒,以备将来。”

夏侯尚终于下定决心,重重一拳砸在桉上:“好!便依仲达之策!伯然,此事由你亲自负责,与江东方面……接触,尺度务必拿捏精准!”

“俨,领命!”赵俨躬身,眼中闪过一丝精光。一场针对江东的、更加隐蔽和危险的“软刀子”攻势,即将从襄阳这个枢纽,悄然展开。

历阳城内的日子,并未因魏军停止强攻而变得轻松。相反,转入长期围困后,另一种更磨人的压力,如同慢性毒药般渗透进来。

粮食,是最大的问题。尽管陆逊实行了最严格的配给,甚至组织挖掘鼠洞、搜寻一切可食之物,但仓廪依旧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空瘪下去。最初每日还能见些米粒,后来便是浑浊的粥水,如今,连粥都稀薄得能照见人影,更多的是各种难以名状的“代食品”。士卒和百姓的面庞,日益蜡黄,眼窝深陷。

伤病的折磨更甚。缺医少药,轻伤拖成重伤,重伤者只能在痛苦的煎熬中慢慢耗尽生命。伤兵营内弥漫的绝望气息,比城外的魏军更加可怕。

陆逊行走在残破的城墙上,看着那些倚着墙垛,几乎连武器都握不稳的守军,心如刀绞,但脸上却不能显露分毫。他知道,此刻士气比粮食更重要。

“都督,今日又……又走了三个弟兄。”黄叙声音沙哑地汇报,他原本魁梧的身形也消瘦了一大圈,眼中布满血丝,“是饿的……还有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