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新政基石

崇祯三年八月三日,由王维章亲笔签发,“命令陈永年由佯攻改主攻,务必拿下天雄关和昭化,与张永兵会师阆中”的军令,才刚刚历尽艰险,送达陈永年部。

陈永年眉头紧锁,他手下这两万余人,多是卫所兵,虽经淘选,比寻常卫所兵稍强,但也仅仅是“稍强”而已。

强攻这两处险要?谈何容易!

前几天,陈永年执行佯攻,明军在昭化城下摇旗呐喊,擂鼓助威,做出种种进攻姿态,试图吸引守军注意,牵制张行兵力,为南部主战场创造机会。

城头的守军也颇为配合,箭矢如雨,擂石滚木毫不客气地招呼下来,双方你来我往,打得“热闹”非凡,却都心照不宣地控制着伤亡。

但此刻军令如山!

“擂鼓!聚兵!”陈永年沉声下令,脸上没有半分即将建功的兴奋,只有凝重。

八月四日,陈永年兵锋直指昭化和天雄关。

然而进攻的浪潮仅仅持续了不到一个时辰,便在守军顽强的反击和卫所兵自身惨重的伤亡、巨大的恐惧下,如同撞上礁石的水花,无力地溃散下来。

此后几轮强攻,更是丢下了数百具尸体和更多哀嚎的伤兵,明军狼狈地退回了出发阵地。

陈永年望着城头猎猎飘扬的“张”字旗,再看看身边士卒眼中无法掩饰的恐惧和麻木,一股深深的无力感涌上心头。

他知道,靠这些兵,别说攻下昭化,就是摸到天雄关的边都难如登天,他第一次对成都的命令产生了强烈的质疑和怨恨。

崇祯三年,八月十日,

南部战败塘报,终于被快马加鞭、接力传递,送到了四川巡抚王维章的案头。

“张令……败了?全军溃散?辎重尽失?”王维章捏着薄薄的纸页,手指因用力而指节发白。

那份塘报上的每一个字,都勾勒出一幅让他心胆俱裂的图景:张令亲率的大军,在南部城下被张行守军死死咬住,又被不知从何冒出来的刘心全部从背后捅了致命一刀!

炮火肆虐,精锐折损,苦心经营的攻城阵列如同被重锤砸中的琉璃盏,瞬间分崩离析,一溃千里!

“刘心全!刘心全!”王维章猛地将塘报拍在桌上,胸膛剧烈起伏,“他不是在潼川吗?!他怎么会出现在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