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会散去,百官怀着各种复杂的心思退出嘉德殿。
刘辩那句“嫡长之序不可乱”和处置董太后的决定,像一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了层层涟漪。
何进回到大将军府,屏退了左右,只留下几个心腹幕僚。
他胖大的身躯陷在坐榻里,手里把玩着一枚玉珏,眉头紧锁,全无方才在朝堂上的志得意满。
“你们说……”何进沉吟半晌,开口问道,声音有些沉闷,
“陛下今日在朝会上那番话,是他自己想说的,还是……有人教他?”
他总觉得不对劲。自己那个外甥,从小在史道人的道观里长大,回宫后也唯唯诺诺,见了自己这个舅舅都有些害怕,怎么经过昨夜一场变故,就像换了个人似的?
不仅敢拿主意了,说起话来还一套一套的,句句占着大义名分,连他都差点被绕进去。
一个幕僚捋着胡须道:“大将军,陛下年幼,历经大变,心性有所成长,亦属常理。再者,其身边近侍、乳母,或有何太后点拨,说出此番言论,也不足为奇。”
另一个幕僚却摇头:“不然。陛下今日之言,看似维护皇家体面,实则绵里藏针。尤其强调‘嫡长’、‘祖制’,这并非单纯安抚宗室,更是在昭告天下,其帝位乃天经地义,不容丝毫质疑。
此等见识……不像是一个十四岁少年所能及,更不像是深宫妇人所能教。”
何进的心猛地一沉。他也是这么怀疑的。“你的意思是……朝中有人暗中投靠了陛下,在为他出谋划策?”
是谁?卢植?蔡邕?这些清流老臣倒是可能教皇帝这些大道理,但他们应该没机会接近深宫中的皇帝啊。而且皇帝昨晚那密信……
想到那封通过穆顺送到何太后手中的密信,何进就更觉蹊跷。
皇帝是如何精准地知道蹇硕的阴谋的?还知道得那么详细?甚至连蹇硕可能借董太后的名义都料到了?
这绝不是一个懵懂少年能办到的!
“查!”何进猛地坐直身体,眼中闪过厉色,“给本将军仔细地查!陛下身边都有哪些人?近日有何异常?特别是那个送信的宦官穆顺,还有皇帝身边的近侍,都给本将军查清楚!看看是谁在背后捣鬼!”
他感到一丝不安。如果小皇帝背后真有能人,而且开始有自己的想法,那对他这个一心想要独揽大权的大将军来说,绝非好事。
他需要的是一个听话的、依赖他的外甥皇帝,而不是一个心思深沉、试图自己拿主意的少年天子。
“那……董太后和刘协那边?”心腹问道。
何进不耐烦地挥挥手:“就按陛下说的办,先软禁着!派人给本将军看紧了,一只苍蝇也不许飞进去!等收拾了朝中的潜在威胁,再慢慢炮制那老妪和不省心的小子不迟!”
…… 与此同时,袁绍府邸。
袁绍与弟弟袁术,以及几位交好的谋士、将领也在私下议论今日朝会之事。
袁术一脸不以为然,喝着酒道:“小皇帝倒是会说话,一套一套的。不过也就是仗着大哥和咱们给他撑腰罢了。离了咱们,他什么都不是!”
袁绍却显得心事重重,他摆摆手,让袁术稍安勿躁。“本初,你是否觉得,陛下今日……与往日大不相同?”
袁术嗤笑:“吓唬一下,长大了呗?能有什么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