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实验成功与生态恢复

三人冲出通道时,正好落在脉动泉的边缘。暗星的突击舰紧随其后,朝着脉动泉发射了能量炮。关键时刻,卡洛尔带领一群羽族战士驾驶飞行器赶来,用能量护盾挡住了攻击:我们来掩护你们!

苏晚晴立刻在脉动泉周围布置场力装置:我来启动星核阵!张详前说过,天然地脉场与人工场力结合能产生倍增效应,星核阵启动后,这里的场力会增强三倍,暗星的武器系统会失效!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林远舟和艾蕾娜协助苏晚晴将星晶矿嵌入预设的凹槽中,当最后一块星晶矿归位,脉动泉突然喷涌而出,水柱在空中形成巨大的环状,十二块星晶矿同时发出蓝光,与水柱连成一个完整的能量场。暗星突击舰的能量炮刚接触到能量场,就被瞬间反弹回去,击中了自己的舰体。

成功了!卡洛尔兴奋地大喊。暗星的突击舰失去控制,纷纷坠毁在蓝木林外围。残余的暗星士兵见势不妙,想要启动逃生舱,却被及时赶到的伊瑟尔星支援舰队全部俘虏。

四、生态复苏与文明盟约

一周后,蓝木林的生态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曾经蔓延的灰斑彻底消失,蓝木的枝叶重新焕发出发亮的蓝光,地面上的苔藓长势喜人,各种小型生物重新活跃起来。最令人振奋的是,在枯萎带的中心区域,几棵新的蓝木幼苗破土而出,嫩绿的叶片在阳光下闪烁着光芒。

林远舟团队正在对生态恢复情况进行最终检测。苏晚晴的分析仪显示,变异放线菌的活性已经降至0.3%,地脉场频率稳定在14.2赫兹,与未受污染区域完全一致。

简直是奇迹!艾蕾娜翻阅着伊瑟尔星传来的对比数据,即使在伊瑟尔星的生态修复历史上,也从未有过恢复速度如此之快的案例。这完全验证了张详前空间能量与生物协同进化理论的正确性。

卡洛尔带着科恩族长和羽族长老们走来,长老们手中捧着用星晶矿打造的饰品,上面刻着复杂的羽族图腾。科恩族长将一枚项链递给林远舟:这是羽族最高等级的星脉之证,象征着我们永恒的友谊。从今往后,蓝木林的星晶矿将优先供应地球和伊瑟尔星,支持你们的科研事业。

林远舟接过项链,郑重地说道:我们更希望建立三方联合科研机制,共同研究生态保护技术。这次的危机让我们明白,任何文明都无法独自应对宇宙中的生态挑战。

这个提议太好了!科恩族长激动地说,我们已经整理了族里所有关于生态调节的古籍,愿意全部共享给联合科研团队。

艾蕾娜突然收到来自伊瑟尔星的通讯,脸上露出欣喜的表情:瑟兰导师传来消息,伊瑟尔星的能源危机有了新的解决思路!他们参考我们的生态修复方案,准备利用场力技术引导本土植物转化能源,这样既能解决能源问题,又不会破坏生态平衡。

苏晚晴也接到了混元学院的通讯:学院的学生们基于这次的实验成果,开发出了便携式生态修复仪!利用微型场力发生器刺激本土有益生物生长,已经在火星殖民地的生态修复中试用成功了。

林远舟看着眼前生机盎然的蓝木林,又望向远处正在建设的星际贸易枢纽,心中感慨万千。口袋里的黑色石头与颈间的星脉之证遥相呼应,散发出温暖的光芒。他想起了张详前统一场论扉页上的一句话:文明的高度,不在于征服宇宙的广度,而在于与万物共生的智慧。

三个月后,地球、伊瑟尔星和新星球(羽族将其命名为蔚蓝星)正式签署《星际生态保护盟约》,成立了首个跨文明生态保护组织。盟约明确规定,任何星际开发活动都必须进行生态评估,三方共享生态修复技术,共同应对宇宙中的生态危机。

在盟约签署仪式上,林远舟作为地球代表发言:蔚蓝星的生态恢复,是三个文明协同合作的成果。它告诉我们,科技的发展必须以保护生态为前提,正如张详前统一场论所揭示的,宇宙的本质是场力的平衡,而文明的存续,正是对这种平衡的守护。

仪式结束后,林远舟站在蔚蓝星的观测塔上,看着远处的蓝木林在阳光下泛着蓝光,无数噬秽虫的光点如同繁星般闪烁。苏晚晴、艾蕾娜和卡洛尔走到他身边,四人相视一笑。

星际联合科研站的选址已经确定了,就在蔚蓝星和伊瑟尔星之间的小行星带。苏晚晴说道,地基已经开始施工,预计半年后就能投入使用。

艾蕾娜补充道:瑟兰导师会亲自担任联合科研站的首席顾问,伊瑟尔星已经调配了最先进的科研设备。

卡洛尔则兴奋地说:蔚蓝星的第一艘星际贸易飞船下周就要启航了,第一批货物就是蓝木林的生态修复植物,将送往火星殖民地和伊瑟尔星。

林远舟抬头望向深邃的宇宙,那里有无数未知的星球,也有无数等待探索的奥秘。但他知道,无论未来的星际探索之路多么漫长,只要三个文明携手同行,以科学为指引,以敬畏之心对待每一个星球的生态,就一定能在宇宙中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文明之路。

蓝木林的枝叶随风摇曳,仿佛在为这个崭新的开始轻声祝福。那些被场力技术引导进化的噬秽虫,正拖着发光的触须在林间穿梭,它们不仅守护着这片森林的平衡,也见证着三个文明共生共荣的崭新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