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英雄救美,文姬归心

刘昊心中一凛,果然与此有关。他沉吟片刻,决定坦言部分实情:“不瞒先生,昊确收到一些风声,陛下似有恙在身。然许昌消息被严密封锁,详情难以探知。先生可是担忧陛下?”

蔡琰眼中瞬间涌上水汽,她偏过头去,低声道:“陛下虽受制于人,然终究是汉室正统。先父在世时,常感念皇恩……若陛下真有……真有不幸,这天下……”。她的话语中,不仅有着对君主的担忧,更有着对文化传承、汉祚延续的深切忧虑。

看着眼前这位柔弱又坚强的才女,在她最无助的时刻,流露出的对家国天下的责任感,刘昊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保护欲。他不再是那个只知杀伐的边将,他感受到了另一种力量——文化传承的力量,以及守护这份力量的责任。

“先生。”刘昊的声音沉稳而坚定,带着令人心安的力量,“无论许昌如何,无论天下如何风云变幻,只要刘昊在并北一日,必竭尽全力,护先生周全,亦护先生所珍视之汉家文脉周全!此言,天地共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不是简单的承诺,更是一种宣言。蔡琰愕然抬头,望进刘昊深邃而坚定的眼中。那里面没有虚伪的安慰,只有霸道的担当和真诚的尊重。她漂泊半生,受尽苦难,从未有人对她说过这样的话,也从未有人将她所珍视的文化价值,提升到与疆土城池同等重要的高度。

一瞬间,心中的堤防仿佛决口,多日来的忧虑、恐惧、委屈似乎找到了宣泄的出口。泪水无声地滑落脸颊。

刘昊并未多言,只是默默递过一方素帕。

就在这气氛微妙之际,院外忽然传来一阵喧哗,夹杂着熊山的大嗓门:“站住!你是干啥的?鬼鬼祟祟的!”

一个略显尖锐焦急的声音响起:“我乃监军种劭大人门下书吏,有要事求见蔡先生!传递家书!”

蔡琰闻言,脸色微变,迅速拭去泪水,恢复了平静。

刘昊眉头一皱,大步走出琴室。只见院门外,熊山正拦着一个文吏打扮的中年人,那人手里捧着一封信函,一脸焦急。

“何事喧哗?”刘昊沉声道。

那书吏见到刘昊,吓了一跳,连忙躬身:“参见镇北将军。小人是种监军门下,奉监军之命,特来为蔡先生送一封来自河内的家书。”他特意强调了“家书”二字。

刘昊心中冷笑,种劭倒是会找借口。他看向蔡琰。蔡琰已走到门口,神色平静地接过信函:“有劳了。”并未立刻拆看。

那书吏完成任务,不敢多留,匆匆离去。

经此一打岔,方才室内那微妙的氛围稍减,但一种无形的纽带似乎已在两人之间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