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然此法或使家族难现鼎盛,
但在国运庇佑之下,
绝不会走向覆灭。
况且盛世已至,
本就要让渡部分权柄予文官世家,
何不借此保全自身长远利益?
“陛下!”
“万万不可行此法令!”
“嫡庶之别,自古有之!”
“今若废之,”
“便是毁弃祖制!”
殿后一角,终于有文官惊觉其中厉害,猛然站起高声疾呼。
此人出自关中世家。
王家的王哲!
大明皇室在山东府和江南一带动作频频!
两地的豪门望族几乎尽数倾覆!
唯有关中一脉尚能勉强维持残局!
如今朝中尚存的官宦之人,
十之八九皆出自关中世家!
王哲立于殿上,额角渗出细密汗珠,脊背早已湿透!
太狠了!
简直不留余地!
太子、摄政王,
乃至太祖朱元璋本人,
竟真要将这条路走到绝境!
他们这些出身世家的年轻人,
恐怕再无翻身之地!
永远只能匍匐于皇权之下!
王哲迈出一步后,
陆续又有七八人迟疑上前。
无一例外——
全是关中旧族,
陇西贵裔。
可这些人站出来时,
声音颤抖,姿态畏缩,
哪有半分逼宫的威势?
倒像是来请罪受责。
毕竟,
大明立国以来铁腕治世,
手段从不含糊。
山东与江南两大势力已被连根拔起,
世家整体实力大损,
如何还能与当今朝廷抗衡?
若非利益所驱,
谁敢在此刻冒头送命?
但人群之中仍有分别。
嫡系血脉纷纷出列,
庶出子弟却纹丝未动。
这是他们的底线,
也是未来的火种。
层层削减之后,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便成了眼前这副光景:
寥寥数人,
在朱元璋与其二子冰冷目光的压迫下,
浑身战栗,几乎站立不稳。
胆敢在大明殿堂发出异声,
便是触犯国法!
更何况是世家之后!
更不容轻饶!
不止朱元璋心怀肃杀,
满朝文武亦多为开国元勋,
国家栋梁,
若有不臣之举,
自会有人出手镇压!
“哼!”
“祖宗定下的规矩?”
“就一定不可更改?”
朱涛面色冷峻,目光如刀,直指王哲:“我大明属万民所有,非为世家私器。你口中的‘老祖宗’,并非我老朱家供奉之人。我朱家先辈,不过是田间耕作的百姓。若弃此根本,纵使江山正统,也不过是天下人耻笑的对象。”
“摄政王所言极是。”
“本宫记得,你是世家出身吧?”
“关中王氏?”
“莫非是担忧今后不能再强占民田?”
“可对?”
朱标唇角微扬,笑意淡漠,周身气势凌厉如剑!
轰——
刹那间,
太子与摄政王同时释放威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