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集 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3)

朱棣:“就你还大佬,最后还不是被我爸打得落花流水。”

陈友谅:“你……要不是运气不好,谁胜谁负还不一定呢。”

朱元璋:“@陈友谅 别急,会轮到说你的。”

朱元璋:“1355年,也就是至正十五年,我一下子就攻下了和县。郭子兴马上任命我为总兵官,镇守和州。

有一次我出去,看到一个小孩在哭,就问他为啥哭,他说在等他爸。我仔细一问才知道,原来孩子的爸妈都在军营里,他爸在营里养马,他妈和他爸不敢相认,只能装作兄妹。

我一下子就意识到部队纪律有问题,我们打下城池后,有人扰民,还抢人家妇女,再这样下去,部队可就不得民心了。

于是,我把将领们都召集起来,严肃申明纪律,下令把军中抢来的有丈夫的妇女都放回去,让城里好多被拆散的夫妻都团圆了。这事儿传开后,大家都对我赞不绝口,我也就更得民心了。”

朱允炆:“皇爷爷这做法太得人心,怪不得能成就大事业。”

朱厚照:“看来太祖爷早就明白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

陈友谅:“切,不就是整顿军纪嘛,我当年治军也很严的,只是没机会好好发挥罢了。”

朱棣:“你就吹吧,你治军严还能输给我爸?”

朱元璋:“友谅啊,你也别不服气。这治军和得民心,里面讲究可多了。我当时这么做,部队的士气一下子就不一样了。”

朱标:“爸爸这做法,太英明了,这样一来,四面八方的老百姓肯定都来投奔咱们。”

秦良玉:“洪武皇上这做法,简直是后世将领学习的榜样。”

戚继光:“确实,军队纪律严明,才能战无不胜。”

于谦:“这么一整顿,对后来打仗肯定帮助很大。”

朱聿键:“可惜后来有些子孙没学到太祖爷这治军的本事。”

朱厚照:“嘿,朱聿键,你又提这事儿,能不能说点高兴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马秀英:“都安静会儿,接着听故事。”

马秀英:“这年中旬,我义父郭子兴病死了,小明王韩林儿任命义父的儿子郭天叙为都元帅,妻弟张天佑为右副元帅,重八为左副元帅。

名义上,都元帅是老大,右副元帅地位也比左副元帅高。但滁州和和州的军队,大多是重八招募收编的,而且重八比郭天叙和张天佑更有勇有谋,手下还有不少人才。

所以实际上,重八才是这支队伍的老大。重八本来就不甘心听从小明王的,但考虑到韩宋势力很强,可以借着他们的威风,就用龙凤纪年的方式来号令军队。”

陈友谅:“哟呵,老朱,你这是借着小明王的旗号发展自己的势力呀,够精明的。”

朱元璋:“这叫审时度势,不像你,就知道蛮干。”

朱祁镇:“陈友谅,你就别嫉妒了,我们太祖爷那是有远见的。”

朱厚照:“哈哈,看来太祖爷从那时候就开始为打天下布局啦。”

朱元璋:“我在浙西驻扎了6年,一直按照徽州谋士朱升提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策略,偷偷快速壮大自己的实力,这三条可是我发展初期的指导思想。”

朱允炆:“皇爷爷这‘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简直太妙了,稳扎稳打,一步步变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