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集 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3)

陈友谅:“‘缓称王’这招确实厉害,不那么显眼,能慢慢发展。但我当年要是也这么做,还怎么跟老朱争天下。”

朱棣:“陈友谅,你就是太自负了,觉得自己天下无敌,早早地暴露,不失败才怪呢。”

朱元璋:“友谅,你太心急了,根基都没打稳就到处树敌,那哪行啊。发展势力就像盖房子,得先把地基打结实咯。”

朱标:“爸爸考虑得长远,以稳固发展为首要,所以才能成就大明百年基业。”

秦良玉:“洪武皇上的战略眼光,真让人佩服,给后世治国治军树立了好榜样。”

戚继光:“确实,稳扎稳打,厚积薄发,才能在战场上立于不败之地。”

于谦:“这么长远的规划,可见洪武皇上的雄才大略,一般人可比不了。”

朱元璋:“我在和州驻守了几个月后,粮食供应就成问题了。和和州对着的,长江南岸的太平、芜湖,那可是盛产稻米的地方,可咱没船过不去啊。

巧的是,两支红巾军的巢湖水军来归附我们了,我就亲自去处理合并的事儿。

七月的时候,巢湖水军一千多艘战舰冲破元军的封锁,到了和州。我的步兵和骑兵就登上这些船,从和州东渡长江。

到了对岸的采石,我的大将常遇春带头冲锋,一下子就攻克了采石,得到了好多粮食。将士们都想着把粮食和战利品运回和州慢慢享用。

我一看这情况,果断让人砍断船缆,任由船顺流而下,断了大家的退路。将士们一看没路可退,一下子就鼓起劲来,在我的带领下,一鼓作气攻克了太平。

进了太平,我又严肃重申军纪,严禁抢劫掠夺,有个别士兵违反规定,当场就处死。

这样一来,我的军队就得到了当地老百姓的拥护。我就设立了太平兴国翼元帅府,自己当元帅,任命李善长为帅府都事。从这时候起,我就开始好好建设稳固的根据地了。”

朱允炆:“皇爷爷这砍断船缆、破釜沉舟的办法,太牛了,一下子就把将士们的士气给激起来了!”

朱厚照:“哈哈,太祖爷就是霸气,直接断了退路,将士们想不往前冲都不行!”

陈友谅:“切,这招我也用过,就是结果不太一样罢了。”

朱标:“你就别在这刷存在感了,你那能跟我爸比吗?”

朱元璋:“友谅啊,光有破釜沉舟的勇气可不够,还得有长远打算。进了太平,整顿军纪,得到老百姓拥护,这才是关键。”

朱标:“爸爸这做法,既打了胜仗,又得了民心,实在是高明。”

秦良玉:“洪武皇上行军打仗,深知军心和民心的重要性,真是大才。”

戚继光:“没错,行军打仗,士气和纪律都不能少,洪武皇上把握得刚刚好。”

于谦:“这样的方略,给大明打下了根基,洪武皇上功劳太大了。”

朱聿键:“只可惜后世子孙没能把太祖爷的雄才大略一直传承下去……”

朱厚照:“朱聿键,你又来啦,能不能说点让人开心的,老说这些丧气话。”

马秀英:“好啦,今天就讲到这儿吧,@秦良玉 这次我来喊停。”

秦良玉:“好嘞,孝慈高皇后。”

“啪!”

马秀英:“预知后续如何,请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