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龙潜渊

养龙池的晨雾裹着淡淡的龙涎香,在水面上凝成薄薄的纱幔。李砚立于唤龙台,看着池中游弋的蛟龙——那条最大的青色蛟龙正用尾鳍拍打水面,激起的水花在阳光下折射出七彩光晕,鳞片上的纹路比上月又清晰了几分,隐隐有化龙之势。

“陛下,青蛟的角又长了半寸。”照看养龙池的术士捧着测灵尺上前,语气里带着惊叹,“按这速度,不出三年就能蜕去蛟皮,化为真龙。只是……”

“只是它被困在池里,没有走水的机缘,终究成不了气候。”李砚接过测灵尺,指尖划过冰凉的尺面,“就像圈养的猛虎,没了山林,爪牙再利也少了三分凶性。”

术士点头称是。真正的蛟龙需借江河之力修行,顺流而下入大海,逆水而上探源头,在惊涛骇浪中淬炼鳞爪,方能褪去凡胎化为真龙。而养龙池里的蛟龙,虽有长安龙脉滋养、气运金龙温养,却终究困于方寸之地,空有龙形却无龙威,就像卡在晋级关口的武者,差的那口气,便是天地间的历练。

但这正是李砚想要的。他从一开始就没打算让这些蛟龙化作真龙——真龙有灵,难以掌控,且需占据一方水域作为领地,若四散而去,未必会全心护佑大秦。反倒是这些“半龙”,既保留了龙类的灵智与龙气,又因未得圆满而对养龙池、对他这位契约者有更强的依赖,恰是滋养国运的最佳灵物。

“它们的龙气散得正好。”李砚望着池底——那里的温玉正散发出淡淡的金光,将蛟龙逸散的龙气尽数吸收,再通过地脉传入长安各处,“一条真龙的龙气虽盛,却只能护佑一方;百条半龙的龙气虽弱,汇聚起来却能滋养万里江山。”

这些年,养龙池的蛟龙换了一茬又一茬。老的蛟龙灵气耗尽,便沉入池底,鳞甲骨骼化为滋养新蛟的养料;新的蛟龙从幼体长大,继续在池中吐纳修行,逸散的龙气源源不断汇入大秦的龙脉。就像一棵常青树,老叶落下化为春泥,新叶生长继续庇荫,循环往复,生生不息。

今日,是八皇子李洵前往美洲封地的日子。按照惯例,他将从养龙池领走一条蛟龙,作为身份的象征与守护的灵物。李砚站在池边,看着内侍将一条银灰色的蛟龙装入特制的玉笼——这蛟龙刚满三岁,鳞甲如月光般柔和,虽未长成,却已能喷吐寒气,正适合美洲的气候。

“此蛟名‘霜牙’,能耐寒抗冻,可助你镇守北美冰原。”李砚将一枚刻有龙契符文的玉佩递给李洵,“玉佩与它的灵脉相连,你若遇险,捏碎玉佩它便会拼命;它若遇困,你也能感应到。记住,它是你的伙伴,不是玩物。”

李洵单膝跪地接过玉佩,少年的脸上带着激动与郑重:“儿臣谨记父皇教诲!定与霜牙同守封地,不负大秦,不负炎黄!”

他捧着玉笼转身离去,霜牙在笼中轻轻摆尾,似在与池中的同伴告别。李砚望着他们的背影,想起二十年前,大皇子李瑾前往青州时,领走的是那条最早的金色蛟龙;十年前,二皇子李瑜去西域,带走的是条能耐高温的赤蛟。如今这些蛟龙,有的已在封地寿终正寝,龙骨被铸成镇地的石碑;有的仍在为皇子守护领地,龙气与封地的地脉交织,成了稳固疆土的灵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