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过多久,黑影果然出现了,可刚靠近门口的画,就被金光挡住,慢慢消散了。孩子们欢呼着跑出屋,又画了更多的画,贴在村里的每一户人家门口。苏墨看着满村的金光,想起简清言的《民生策》里写的“文心者,非独修士所有,百姓之念,亦是文心”——原来儒门的力量,从来不是修士的专属,是每个普通人心里的“想守护”,这些念想聚在一起,就是最强大的文心。
归墟海的海面上,飘着淡淡的薄雾。周伯站在渔船的船头,手里握着“平安”贝壳,正指挥着渔民们检查渔网——经过上次的海啸前兆,附近几个渔村约定,每天清晨都要一起巡查海面,有异常就用海螺传信。
“周伯,东边的雾不对劲!”阿海指着远处的海面,那里的雾气泛着黑色,还带着腥气,“像是星骸的余孽,把鱼群都吓跑了!”
周伯拿起海螺,吹起了约定的信号——三声长鸣,代表“有异常,速集合”。没过多久,海面上就出现了十几艘渔船的影子,都是附近渔村的伙伴,每艘船的桅杆上都挂着一枚“平安”贝壳,在薄雾中泛着蓝光。
“把渔网连起来,贝壳挂在渔网上!”周伯喊道,“当年祖辈们用渔网挡海浪,今天我们用渔网挡黑气!”
渔民们立刻行动起来,渔网在船与船之间连接,“平安”贝壳均匀地挂在渔网上,蓝光顺着渔网蔓延,很快就形成了一道蓝色的海上屏障。黑色的雾气撞在屏障上,渐渐被蓝光净化,变成清新的海水,甚至还引来了鱼群,在渔网附近欢快地游动。
夕阳西下时,渔民们收起渔网,收获满满。周伯看着满船的鱼,对阿海说:“你看,不是靠哪一艘船,是靠所有渔船连在一起,所有贝壳亮在一起,这才是归墟海的平安。”阿海点点头,把“平安”贝壳握得更紧了——归墟海的自渡,从来不是独自航行,是和伙伴们一起,用渔网连起信任,用贝壳照亮海面。
小主,
须弥山的“忆善堂”里,慧心正给一位老修士读回忆册。老修士修《寂灭禅心》走火入魔,忘记了自己是谁,只记得要“灭尽执念”,连自己当年救过的孩子都不认得了。
“您看,这是您五十年前救的孩子写的,他说您当年用禅心之力,把他从洪水里救出来,还教他种菩提籽。”慧心翻到一页泛黄的纸,上面画着一个老修士和一个小男孩,旁边还画着一株小小的菩提苗。